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个月后,“星绿科技”的名字,响彻了整个太阳系。
     “Y392”果然如李小雨所料,拥有一层冻结的地下海洋。她的团队,利用从“普罗米修斯”数据库中获取的公开技术,开发出了一种能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热核菌群”。这种菌群,能将小行星表面的碳氧化合物,转化为可供植物生长的有机质。
     在她们的努力下,“Y392”从一颗荒凉的岩石,变成了一个绿意盎然的“星际绿洲”。
     透明的生态穹顶下,生长着地球的青草、树木,甚至还有一条人工溪流,潺潺流淌。
     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绿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由民间团队改造的、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的星际基地。
     它的出现,不仅为“星绿科技”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更为人类的星际移民,提供了全新的范本。
     李小雨的名字,登上了“神谕”网络的头条。无数人称她为“绿星女神”,但她却在接受采访时,害羞地说:“我只是做了长夜先生希望我们做的事。他给了我们梦想的土壤,我们只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她将“绿星”的一半收益,捐给了“全球公民红利基金”,并在“绿星”的中央,建了一座小型的李长夜雕像。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句话:“感谢您,点亮了我们的星空。”
     李长夜的个人崇拜,在大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符号、一种指引人类未来的灯塔。
     在每一个大夏家庭的客厅里,几乎都能看到一枚小小的全息投影仪,循环播放着李长夜的演讲片段。他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奉为圭臬,反复揣摩、解读。
     2027年9月1日,是第二个“启航节”。
     这一天,新京的天空,被无数飞船的尾焰点亮。街道上,悬浮着巨大的全息屏幕,播放着李长夜发布会的经典片段。人们身穿统一的白色节日服装,手持象征星空的蓝色荧光棒,汇聚在城市广场,齐声高唱《星辰大海之歌》——一首由大夏音乐家创作的、专门献给李长夜的歌曲。
     歌词中写道:
     “长夜引路,星辰为灯,
     我们乘风,破浪前行。
     从大地到银河,梦想永不凋零,
     神王之光,照耀文明!”
     广场上,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五岁的儿子,指着天上的飞船,柔声说:“宝宝,看,那是‘开拓者飞船。长夜先生说,每一艘飞船,都是我们人类的一颗种子。将来,你也要去宇宙里,种下属于你的星星!”
     小男孩瞪大眼睛,奶声奶气地问:“妈妈,长夜先生是神仙吗?为什么他能让大家都去天上?”
     母亲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长夜先生不是神仙,但他比神仙更伟大。他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可以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你看,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都是他给的。”
     不远处,一群大学生正在分发自制的“长夜纪念章”。纪念章上,刻着李长夜的侧脸和一句他的名言:“宇宙,是你们的。”这些纪念章,在“星际资产交易所”里,被炒到了天价,但大学生们却免费赠送,只为表达对“神王”的敬意。
     一位名叫周明的大学生,站在分发点前,向路人喊道:“来领纪念章吧!这是我们用自己的‘功勋权重做的!长夜先生说过,‘选择权在你们手中,我们想用行动告诉他,我们选的是追随他的脚步,去开创人类的未来!”
     一位路过的老人接过纪念章,眼中泛着泪光:“年轻人,你们做得好。我这辈子,见过太多英雄,但没有一个,能像长夜先生这样,让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成为英雄。”
     与此同时,在“Y392”绿星上,李小雨和她的团队,正在为一个新的挑战忙碌。
     她们的生态循环系统,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引来了无数竞争者的觊

第357章 太阳系首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