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朋友们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
     村里有人过来跟于秋妹说话,顺便跟陈曦打招呼。
     于秋妹说:“小陈妹子,这边磨坊是我们村里的大磨坊,村里人来磨东西会打折,我们还是得按原价来。”
     “理解。”陈曦道,“这边怎么算价钱?”
     “像我们打年糕,按斤来算,你这是几斤米?”
     “我蒸了五斤米。”
     “五斤得五分钱。”于秋妹说,“我也是蒸了五斤米,一回就能打完。”
     陈曦赶紧拿出五分钱来,“嫂子,费用交到哪里。”
     于秋妹道:“来了。二大爷,今天磨坊你来管啊。”
     二大爷笑呵呵地过来说:“是呀,这不快过年了,大家伙儿都忙,就我头子闲得慌。”
     “您老忙了一整年,也该歇歇了。”于秋妹客气地说:“这是我和小陈妹子打年糕的费用,您老收好。”
     “好,我记下来。”
     二大爷是个干瘦的小老头,接过一毛钱,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
     就这会儿工夫,又有几户人家排在他们后面。
     人一多,八卦就多了起来。
     陈曦也乐得跟大家打成一片,混在人群里听八卦。
     之前在东北那边家属院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家属院里的八卦消息,事关几个村子的一些事情,传得很少。
     不是村子里没有这些八卦,而是家属院那边的家属没有附近村子里的人。
     这会儿跟着于秋妹,还真让她过了一回村里的家长里短。
     一个大娘说:“村里的田寡妇的儿子,看上了一个女知青,天天跟田寡妇闹呢。”
     于秋妹眼睛一亮,问:“田寡妇那么厉害的人,还管不了儿子?”
     大娘说:“不是管不了,是舍不得管。咱们当娘的,怎么能拗过孩子呢?
     我跟你们说,我家就住在田寡妇的后面,他们娘俩吵架的声音,我在家里听得清清楚楚。”
     “田寡妇的儿子看上哪个女知青了?”于秋妹再问,“咱们村里的女知青个顶个的眼睛长在头顶上,能看上咱村里的人?”
     大娘瞅了她一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就村里的那几个女知青,哪个能干活?
     不是谁都有家里人补贴的。不干活,哪来的工分儿?
     没有工分儿,谁给她们分粮食?人不吃粮食可不行,可不就得找个能给她们的人吗?”
     于秋妹摇头,“我还是不看好,那可是城里人。”
     大娘道:“说实话,我也不看好。要是换做别的女知青还行,林晚晴不行。”
     “林晚晴?”陈曦一下子就精神了,竟扯上了林晚晴,这可真是大新闻啊。
     于秋妹也精神了,“你是说,田寡妇的儿子看上了林晚晴?那可是上过报纸的人。”
     陈曦小声说:“是写的小故事,上过报纸。林晚晴是作者,写的故事跟林晚晴没多少关系。”
     “呵呵,对对。”于秋妹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
     还未等这位大娘说话,在边上一直听八卦的一个高个儿大嫂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一副我知道独家消息,你们还不赶紧来问我的架势。
    喜欢。
  

第227章 打年糕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