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祁同伟点头,“夏英同志考虑的很好,能不能这样,大巴车送人过去,返程的时候再批点大衣过来,到时候用成本价卖给老百姓?”
     祁同伟没有大方的说送,任何一个小东西变成几十万份就是一笔大的支出,赠人以鱼不如赠人以渔。
     让经济流动起来,人人都能就业,人人都能赚钱赚,才是真正的大方。
     夏英说:“可以,我跟车队负责人说一下,另外联系驻汉东的同志,看能不能社会募捐一下,尽量减少咱们市财政压力。”
     祁同伟赞扬道:“还是女同志心细,我在汉东商界还有些名声,你们可以试一试,看有没有用。”
     说着又看向其他人。
     朱洪文正了正身姿,准备发言。
     哪料祁同伟的目光直接略过他,看向副市长兼西铁区区委书记易学习。
     “易学习同志,你呢,最近有没有什么收获?”
     易学习永远是那副不苟言笑,“收获是有的,还不小。
     最近这两个月我一直在基层走访,了解了不少的新情况,咱们北山市工业基础还是很强的。
     很多小老百姓都有几手手艺,我就发现过不少以家庭为单位的铁制品生产厂家。
     有衣架,有铁钉,有铁柜子等等十几种产品。
     我有个建议,咱们市能不能牵头成立一个品牌,给老百姓这些日用品,五金件的订单,再由市里建立销售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去?”
     祁同伟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些东西乍看不起眼,但是也是一个不错的工业项目。
     刚被踩了一脚的朱洪文,急于表现的说:“易学习同志,你这个想法是不错的。
     不过家庭式作坊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无法统一质量。
     有些人会用心用好材料,用心生产,有人很可能会应付生产,踩着及格线生产,最终导致良莠不齐。
     不如由咱们市里来做,成立企业,把这些工人招进来,统一规格,统一质量,实现流水线作业,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压缩成本,在市场上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祁同伟皱了皱眉,一个地方什么都垄断,经济就失去了活力。
     家庭作坊虽然留给政府的利润不高,但却能让民间经济得到复苏。
     国家有钱,只不过是一堆数字,但是国民有钱,那才叫真正的富有。
     祁同伟指尖轻扣桌面,“这个问题我看很好解决嘛,我们可以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生产,至于成本,咱们应该让利出去,除了基本的运营成本,利润我看都可以给老百姓。
     最好是让老百姓把家庭式作坊做起来,成为一个个家族式企业。
     我们常说要带动老百姓富起来。
     怎么富起来?绝不是引导工人继续当工人,因为当工人是富不起来的,只有成为个体户,企业家才能富起来。
     也绝不是像以前一样,走政府经济,走计划经济,要实行真正的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由市场和老百姓的切身需求为主的经济!”
    喜欢。
  

第619章 国民经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