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提高,车间的生产指标一路看好。
穆兰感到了欣慰,从这两个人的身上,她看到了鸿维公司的希望。但是,穆兰心里很清楚,这点成绩不值得骄傲,在刀光剑影的市场竞争中,鸿维公司不堪一击,很多地方都亟待加强。于是,她顾不得回味眼前的喜悦,又马不停蹄地外出取经了。
穆兰的人缘好,时间不长,有人帮她设计了一套企业内部考评机制,按照模拟市场的办法,三个车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这个充满竞争性的考评机制,明显对三个车间主任形成了压力。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刘芳菲和洪雁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她们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完全可以借着这个契机,把自身的压力一层层地分解下去,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可是,谢耀祖又是一百个反对,说这是人为制造矛盾,搞内耗,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
他牢牢记住了王哲的话,要想让穆兰离开鸿维公司,就不能让她舒服,得处处给她出难题,事事跟她拧着干。
穆兰彻底震怒了,鸿维公司的扭亏时不我待,怎么能允许谢耀祖这个绊脚石长期挡在脚下。
“是时候了,把谢耀祖拿下!”
经过深思熟虑,穆兰终于下了决心。
她想得很透彻,这是长痛和短痛的关系,从眼下来看或许会有点麻烦,但却保证了鸿维公司改革道路的通畅。
当然,如何把短期的风险降到最低,也是穆兰必须思考的事情。她曾想了很多种方案,但哪种方案的前提都是尽快培养新人。
可是,时间不等人啊!
穆兰思来想去,终于拿定了主意。拿掉谢耀祖以后,让刘芳菲或洪雁暂时兼任一车间主任,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做替换。
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比较合适呢?
在这个问题上,穆兰伤了很大的脑筋,对两个人选进行了全方位的权衡。
谢耀祖被拿掉,根本就没有安置他的位置,只能在一车间就地消化。她早就听说了,谢耀祖跟洪雁的矛盾很深,如果派鸿雁过去,谢耀祖肯定会暗中捣乱,不利于促进生产。
当然,刘芳菲去是比较理想的,两人关系特殊,谢耀祖心里再不服气,也没法拆她的台。但是,这种选择对刘芳菲是非常残忍的,她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下场悲催的谢耀祖呢?
矛盾,一个很现实的矛盾。
穆兰心软了,不忍让刘芳菲去经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本来她是要把谢耀祖一撸到底的,现在看来还是要给他留口气,先把他降为副主任,以观后效。这样,刘芳菲的心里或许会好受一些。
想法成熟了,穆兰便决定跟刘芳菲谈话。这件事只要她答应了,马上就往下推,时间耽搁不起。
但是,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酿成了一场悲剧,把鸿维公司拖入了更深的沼泽。
喜欢。
第425章 痛下决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