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6章 山崩(下)[2/2页]

许我今世,还君来生! 菓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殿!”
     高黎江扭头吩咐身旁的高春,高春朗声应命,到门口领了两名禁卫军肃容而去。
     不多时,高春神情紧张的快步回到式乾殿,跨过殿门急步来到众人面前,跪地复命道:
     “回禀皇后娘娘,奴才方才到宁远宫请良妃娘娘到式乾殿,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高春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别卖关子,快说!”晋王元拯已看出了蹊跷,顿感心头沉重,气急交加已顾不得维持威仪。
     “回禀晋王殿下,各位大人,良妃娘娘在宁远宫中,悬梁自尽了!
     良妃娘娘还留了血书!”说着双手将一方带血的丝帕高高举过头顶,晋王元拯上前几步,一把扯过那方帕子。
     打开看时,上面血迹堪堪将干未干,似还有斑斑泪痕,
     “妾见陛下龙体一日不似一日,每日辛苦国事不堪重负,太医对陛下的病症束手无策,实在于心不忍!
     偶得一偏方,怎料却是索命毒药!今陛下脱离苦海,不再为朝政所累!妾愚昧无知,只能随陛下同去,以谢罪责!”
     晋王元拯边看边感觉五脏六腑都在翻腾,心底暗骂:
     “愚蠢的妇人,世间怎会有如此无知又无智的蠢货!
     被人摆弄于股掌之间,竟然临了还为敌人杀自己的刀擦干净了血!
     活该你赔了儿子丢了命,被人当了替罪羊!”
     待众人传阅了良妃血书,高黎江面露悲戚哀声道:
     “良妃妹妹怎会这么傻?本宫当时不过一时慌乱,因着那碗药将她看押起来。可她若是出于对陛下的心疼做了傻事,也不必如此决绝呀!”说着又落下几滴泪来。
     殿内众人表情各异,没人觉得良妃的死和血书能说明一切,也没人觉得这出戏够高明。
     可当此时,就是找不出什么合理的理由不让这件事就这样过去!
     裴广全心底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方才高黎江提到陛下每日身边照顾的人,除了良妃还有淑妃,真让他心中咯噔了一下。
     淑妃是他的嫡长女裴谨瑶,若真的良妃到了式乾殿,不承认是自己下的毒,一旦深究把淑妃也拉进这场谋害陛下的罪案中,那他还真的是焦头烂额,无法帮女儿自证清白!
     现在好了,良妃一死,万事皆休!省事多了!
     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宗正寺卿、魏王元荣刚正不阿的性子不输晋王元拯,
     “此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良妃身为六皇子生母,即便出身一般,却也可以母凭子贵!
     没有理由做这样的事,此时说不通!恐怕这里另有隐情!不能草率行事!”
     高黎江脸色一沉,正要开口,高禀义却抢先一步,上前扶住元荣,语气恭敬又中恳:
     “老宗正忧心国事,忠直可嘉!然陛下新丧,国本最重,当务之急是稳定朝纲,拥立新君,以安天下之心!
     当务之急,应是速速为陛下整理丧仪、发布遗诏,安排新帝登基稳定超纲才是!
     良妃毒害圣躬,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若说动机,人心本就难测,此时纠结追究初衷,非但不利朝政稳固,更可能令有心之人借机惑乱人心、扰乱朝纲!
     无论如何,人死万事休!既然良妃已随陛下而去,也是她对陛下一往情深。不如就成全她,赐封尊荣,与陛下一同合葬。
     既全了六皇子新帝登基的孝心,也保住了我北元皇室的体面!
     若一味拖延时日,非但不利于整顿北元朝堂,若因此令各部朝臣心生疑虑、造成祸乱,难道就是公正?孰重孰轻,老宗正不可不衡量利弊再下决断!”
     见元荣面露犹豫,高禀义趁热打铁,提出了解决方案:
     “陛下被毒杀驾崩,若如实公布天下属实不堪。不如对外声称:
     陛下心忧国政、积劳成疾,近日病情恶化突发心疾,太医院众太医无力回天!良妃娘娘侍候陛下身边多时,当此时悲痛欲绝,随后自尽追随陛下而去!
     或可保留皇室和六皇子的体面!请老宗正定夺!”
     高禀义一番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元荣身为宗正寺卿的职责,又强调了朝政稳定优先。
     元荣环视周围虎视眈眈的禁卫,又看高禀义眼中那隐含的锋芒,再看晋王、杨易之等重臣此时亦沉默不语的神情……
     元荣心知,大势……已定!只能叹息一声颓然点头,表示了认同。
     大宫人福临走出式乾殿,站定身形面容悲戚,对着殿外北元朝臣高声宣布:
     “陛下……龙驭归天了!”
     风雪依旧肆虐,式乾殿内外跪倒一片重臣,纷纷跪地哭拜:
     “陛下……”
    喜欢。
  

第216章 山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