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5章 病毒溯源:暗流下的实验室[2/2页]

地铁安检风云 俊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淡绿色液体,与之前通风管道里的液体一模一样。
     “疏散所有人!”李明抓起灭火器,对着密码箱喷出干粉。液体与干粉接触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白光,热浪掀飞了他的帽子。当烟雾散去时,密码箱已经熔化成一滩铁水,里面的病毒样本消失得无影无踪。
     “队长!”小张带着特警返回,手里拎着个昏迷的黑衣人,“抓到一个,但密码箱……”
     “我知道。”李明扯下领带,缠住还在冒烟的右手,“审问他,用尽所有手段。”
     审讯室里,黑衣人戴着镣铐坐在铁椅上,左臂的蛇形图腾在灯光下泛着血光。李明把一杯水放在他面前,声音冷得像冰:“三年前,非洲‘血雾病毒爆发,死了二十万人。现在它回来了,还带着空气传播的变异基因。”
     黑衣人冷笑,喉结滚动时发出机械的嗡嗡声——他的声带被改造过。
     “你们把病毒藏在地铁里,想通过通风系统扩散。”李明突然扯开对方的衣领,皮肤下嵌着的微型炸弹清晰可见,“但你们没想到,我们会封锁所有出口。”
     黑衣人的瞳孔骤然收缩。李明知道,他猜对了。
     “现在告诉我,”李明俯身,鼻尖几乎贴上对方的脸,“病毒的主服务器在哪里?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密码箱?”
     黑衣人突然张嘴,藏在牙缝里的毒囊破裂,黑色的毒液顺着嘴角流下。李明猛地后退,两名特警冲上来按住黑衣人,但已经太晚了——他的身体开始抽搐,皮肤下浮现出蛛网状的绿色血管。
     “是病毒!”小张惊呼,“他在自我感染!”
     李明抓起对讲机:“所有接触过尸体的人员立即隔离!通知疾控中心……”
     话音未落,审讯室的监控屏幕突然闪烁,跳出一个戴着骷髅面具的男人。他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沙哑得像生锈的齿轮:“李队长,游戏才刚刚开始。你找到了一个密码箱,但还有九个藏在城市的角落里。每个箱子里都有不同的病毒变种,72小时后,它们会同时释放。”
     “你是谁?”李明对着摄像头怒吼。
     “我是永生。”面具男的声音带着笑意,“也是死亡。你阻止了一次爆发,但你能阻止十次吗?”
     屏幕黑了。李明一拳砸在桌子上,咖啡杯跳起,褐色的液体洒在文件上。小李递来毛巾,他擦了擦手,突然想起什么:“地铁监控!查所有站点的安检记录,特别是今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的包裹!”
     技术员小赵的键盘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十分钟后,他突然抬头:“队长,三号线人民广场站,下午四点十七分,有个穿白大褂的男人带着两个密码箱通过了安检,但X光机显示里面是……”
     “是什么?”李明冲过去。
     “是……是金鱼。”小赵的声音发颤,“两条活金鱼,装在氧气袋里。”
     李明感觉血液冲上头顶。永生教派的人用金鱼做掩护,把病毒藏在氧气袋的水里!他抓起外套往外跑,边跑边喊:“小张,带人去人民广场站!小李,联系地铁调度,停运三号线所有列车!”
     当李明冲进人民广场站时,晚高峰的乘客正被特警疏散。安检员小王瘫坐在地上,手里攥着半块面包:“那个穿白大褂的男人……他说要给金鱼换水,然后……然后就把氧气袋砸在了地上……”
     李明顺着小王指的方向看去,地面上的水渍已经干涸,但墙角的通风口里,隐约传来“滴滴”声。他掏出手电筒照进去,看见三个密码箱并排卡在管道里,表面的计时器显示:68:59:59。
     “封锁整个地铁站!”李明对着对讲机大喊,“通知消防队,用高压水枪冲洗通风管道!快!”
     水柱从消防车喷出,冲进通风口的瞬间,计时器突然加速。李明瞳孔骤缩:“后退!是触发式炸弹!”
     但已经来不及了。三个密码箱同时爆炸,淡绿色的雾气如潮水般涌出。李明拽着小王往后退,却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自动扶梯上,手里抱着布娃娃,仰头看着喷涌的雾气。
     “爸爸,云云飞起来了……”小女孩的声音清脆如银铃。
     李明感觉心脏停跳了一拍。他甩开小王,冲向自动扶梯。雾气已经漫到小女孩的膝盖,她的皮肤开始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抓住我!”李明扑过去,一把将小女孩抱进怀里。雾气灼烧着他的后背,疼得他咬破嘴唇。当他滚下扶梯时,看见小张带着防化队冲来,防护服上的灯光在雾气中格外刺眼。
     “队长!”小张递来解毒喷雾,“快!”
     李明却把喷雾喷在小女孩脸上,自己则蜷缩在地上,感觉每一寸皮肤都在燃烧。他听见小女孩的哭声,听见特警们的呼喊,听见陈教授在无线电里尖叫:“是神经毒素!会破坏呼吸中枢!”
     意识逐渐模糊时,李明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跑来——是小李,他没戴防毒面具,手里举着注射器。
     “队长,坚持住!”小李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这是陈教授刚研发的抗体……”
     针头刺入皮肤的瞬间,李明终于闭上了眼睛。
    喜欢。
  

第315章 病毒溯源:暗流下的实验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