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5章 号井口[1/2页]

荒野淘金客 康一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说后勤的事情,是交给红石酋长来负责主管的。
     联合运营五个单位中,红石酋长的身份很特殊,其作用也很特殊。
     任何搞工程建设的人都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项目中的某些部分是一定要用本地人以及相关本地企业,这样能避免很多麻烦同时也解决很多问题,更不用说,这块土地都是属于原住民所有,这更是地龙头中的地头龙,连执法权都是人家的。
     不过有些事得另外两说,原住民确实拥有这片保留地的高度自治权,但是在某些问题上,特别是影响了某些高等白皮利益的情况下,原住民依旧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那个弱势群体,再加上对于金矿的开采,特别是这种深井矿的开采更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你要是个小矿也就算了,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巨型矿……
     保不齐哪天就被国会山老爷们给一纸禁令查封咯!
     所以雷洪汕当时考虑到这点,也才拉ETT入伙作为一个挡箭牌加技术支撑。
     五家单位四个是和淘金业务相关的企业,而原住民这边提供更多的是后勤支撑,以及未来的本地劳工资源;
     这既是雷洪汕最初承诺,以及规划,还有现在正在执行的部分。
     但这块涵盖范畴很宽泛,红石酋长虽然现在是整个保留地的最高实权人物,但他毕竟上了年纪,很多的时候都是做一个吉祥物性的存在,他也深知这一点,因此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交给呼声最高的下一任酋长帕鲁鲁去处理。
     帕鲁鲁上任后干的也不错,不仅完美的协调处理很多情况,同时还不忘经常和雷洪汕交流沟通。
     上次雷洪汕跑去借衣服的时候了解到一些边远原住民的困苦生活,回来后跟他提了一下这事,毕竟目前发展只能覆盖影响到山洞小镇和鸟骨小镇,最多圣水城能捡点边角福利,但其它地方就真没有太多福利了;帕鲁鲁并没有放在心上,转手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穆萨。
     穆萨跟着雷洪汕学了挺多,接到这个任务一开始没觉着有多难,但随着了解情况的增多,他觉着自己的脑袋就越来越大。
     他专门去了解过几个人口较为多的偏远居住点,回来后又咨询了雷洪汕的意见,仔细分析了这些偏远区域人员分布和人口结构特点,最终发现这些地方的人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居多,青壮年要么早就离开,要么就在外面务工,年龄的劣势和囧困的经济收入也让他们的日子过的很艰难。
     要想改变这种困局要么就整体搬离原居住地,但这个不现实。
     要么就直接发钱,可现在整个保留地还没出金,保留地自己手里的可用资金都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个也不现实。
     最后在雷洪汕的建议下,穆萨看了大洋西面,某个东方大国的部分资料……
     那一晚,穆萨悟了!
     几天后,在某人的推荐下,穆萨这位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便接到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苏萨保留地帮扶互助小组组长。
     这个组长职务不高,手下的人手也不是太多,工资……也只是象征性的有些劳务补贴。
     但管的范围和事务却极为宽泛,但目前重点工作,就是将这些年轻人组织起来,该去矿上的去矿上,该去电厂的去电厂,该去学习的去学习,剩下的则是用雷洪汕赞助的一笔资金购买了两条船和两辆六轮越野卡车,以及向保留地申请的一笔扶持资金,专门负责给保留地中年岁大、居住偏远,且缺乏青壮劳动力,及缺少邻居相互照顾扶持的原住民提供过冬帮助。
     从搬运粮食到收集木柴燃料,再到修缮房屋和维修防护篱笆……这些事看着不大,但是确实是和这些原住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家庭事务。
     一通折腾下来,这些年轻人倒也干得有模有样;收入不高但好歹总比赖在家里当懒汉要强;老人们也得到了相应的帮助提高了过冬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也能算是矿区建设后,一个向下延伸舒展开了的惠民福利普及。
     这也让那些来务工的原住民能放心上班工作,家里的事有人帮忙照应,再加上自己工作后增加的收入,咋个都不用太担心未来的生活,这后勤工作中连带的人心稳定也逐渐显现。
     更重要的,是穆萨在帮扶小组的工作开展中,收获了大量的民心以及底层支持,这一点是帕鲁鲁所没有想到的,而这正是那位来自东方的神秘人推荐穆萨所希望的。
     帕鲁鲁虽说是壮年,但未来还是穆萨这种年轻的时代,与其让穆萨慢慢用未来二十年的时间一点点的积攒人脉和支持,不如学学某东方大国,利用这个帮扶小组,将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权掌握在穆萨的手中。
     即便是自己真的因为肤色和国籍的原因要出局,一个有着强力基层管理组织的架构体系……而这个架构体系又是自己人,雷洪汕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如何隐藏自己开始做准备了。
     和几位原住民这么一聊就聊出很多消息出来,雷洪汕收获到了更多一线的信息反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批通过矿工培训考核的原住民有十一人,入冬封山前他们十一人都在主矿里干活,那时候整个矿场赶着大建设各种建筑物和处理各种物资,需要大量的人手。
     封山后其中三人跟随第一批人员撤离回家,而另外三人则是在圣诞节后按计划停工休息,原本预计是在一周后这六人进来替换这五人。
     这是之前的进度计划,整个竖井尺寸有限,根本没法展开作业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矿工,那六人替换这五人后会一直往下挖,直到挖到下方的矿脉也正好夏天到来,这个时候竖井就能开始顺着两头开始扩建需要扩充人手,计划安排的明明白白。
     只可惜现在提前出金了,这五人的替换计划就得取消,一路人马会继续顺着竖井往下挖,而另一路人马则是顺着上面这层金矿往下挖。
     当然这也是好事,休息可没收入,有活干有钱挣肯定比没活干要强,而且只有主矿脉的开发矿道多起来,产出的黄金和收益逐渐增多,整个矿场才能容纳且支撑更多的矿工进场,这是到哪都一样的硬道理,资本家可不是大善人,会花钱养一群人无所事事的在自己矿上摸鱼拿工资。
     “电厂那边有几个人?”
     了解完矿工这边的情况,雷洪汕随口提了一下电厂那边的情况,五个人中有一人的朋友进了电厂,倒也能说出个一二。
     “电厂我们原住民进的少,那边要求太高,只有少数几个进去,现在都只能做跟班学徒;不过线路这边我们倒是很多人合格,现在供电线路的建设和维护有一半都以上是我们的人。”
     这个情况也正常,热电站自动化很高,对学历和管控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总不可能让字都不认识几个的人上去管控那些发电流程和设备吧……
     电老虎这东西别出事,一出事就是要出人命的!
     而供电线路建设和维护对学历的要求较低,特别是建设这块,更吃体力和忍耐力,原住民在这块上倒是很符合要求;而且建设电网和维护这块虽然不是热电厂张经理指挥,但推荐了一个同门师兄带了一队龙夏人过来,有这样的师傅在这里雷洪汕也放心,等整个电网建成后,从矮个里挑高个也能拼凑出一支合格的原住民维护队伍。
     雷洪汕本来还想再聊更多点事情,结果其它矿工们找过来了,没法,雷洪汕只能先去和这帮矿工闹腾喝酒,结果这么一闹就没停下,直到凌晨大家这才喝的尽兴各自返回房间休息。
     翌日,当大部分矿工们还可以多睡几个小时,等待下午水泥凝固干燥后进场,而雷洪汕已经和乔纳森已经来到二号井,也就是远处那个斜向井研究地形。
     融化的积雪让地面上很泥泞,换成普通人在上面行走一个不小心连雨鞋都能给直接吸在地上,但对于经常在这种环境下干活的淘金客们来说就不是问题。
     雷洪汕看了一眼手中的平板,里面地形图上标注的红标正是他现在双脚踩踏的地方。
     放眼望向四周,这里是一片山谷,地势较为平坦且有一定的宽度,从地方来说足够大,留有足够的余量给后续的建设发展留有预留地。
     判断一下方向,雷洪汕很快找到一号和二号主矿脉的方向,如果从这里开辟2号井口的话,前面有两座山横亘在通往两条矿脉的路上,不过这不是问题,2号井走的是地下斜向的通道,反正都是要钻地的。
     “你们现在选这?”
     “对,我们做过对比,这里是目前最合适的地方,这里地势较为开阔便于各种大型机械和车辆的进出,不管是运送开辟斜井通道的盾构机,还是未来运送矿料矿渣的工程车辆都能顺利进出……”
     乔纳森看看四周环绕包围的山体,指着远处一个背阳,且还堆聚着未融化冰雪的山坳口补充道:
     “忘了说了,出入口设置在那,我们打算把它直接炸开扩建一个大通道,大到不仅可以走大型运载卡车,旁边还会有一条铁轨的那种大。”
     雷洪汕顺着乔纳森指出的方向看了下那个高三十来米的山口,如果打涵洞的话虽然成本要小一点,但涵洞的宽度是有限的,而且涵洞限制了后续发展扩建,与其这样不如咬牙多上点资金直接把整个山口全部干掉,至少能干出个十几米宽度的通道出来。
     按照车道的标准,如果不计入中间隔离带,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也就2X7.5米宽,也就是15米!
     干这么宽倒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这个山口正好处于

第375章 号井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