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东元这是不讲理呀[2/2页]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茶山听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劝农司的人就到了!
     来的还是王东元身边那个姓赵的属官,拿着王东元亲笔签押的公文,一脸公事公办:“奉劝农使王大人令,征调工匠营新募工匠五十名,即刻前往劝农司工坊,参与人力耕车紧急制造!事关农垦大计,不得延误!”
     朱威当时就懵了,随即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你们还不够!”朱威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这……这是本官刚招来的人!是修棚户区的!你们劝农司讲不讲道理!”
     赵属官对朱威还是很客气,躬身道:“朱大人,下官只奉命行事。朱大人若有异议,可向王大人申诉,或……直接禀报大帅。”说完,根本不给朱威再争辩的机会,带着郡城卫的士兵,拿着名单,直接把那五十多个刚招来、还没焐热的“新工匠”给“请”走了。
     看着瞬间空荡荡的招募点,朱威只觉得眼前发黑,胸口堵得慌,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王东元!你个老匹夫!简直……简直就是强盗!”朱威在原地跺脚大骂,声音都劈了叉。
     骂完王东元,又把那工匠营主官揪过来骂了个狗血淋头:“废物!让你招人你就真只招这点?!再去!给老子再去窝棚区翻!翻地三尺也要再找出人来!不然棚户区改造停了工,老子拿你是问!”
     工匠营主官被骂得灰头土脸,心里也憋屈:二十多万人是不少,可真有手艺的哪那么容易找?剩下的要么是滥竽充数的,要么就是手艺太糙根本没法用的。
     朱威发泄了一通,也知道光骂没用。
     他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委屈涌了上来。
     不行!这事必须找大帅做主!
     王东元这是不讲理呀。
     朱威打定主意,立刻整了整官袍,气冲冲地就往严星楚的公房去。
     刚到公房门口,还没进去,就看见周兴礼脚步匆匆的往月亮门而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盖着红泥印的信封。
     “大帅!”朱威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开始诉苦,把王东元如何蛮横无理、强抢工匠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到最后简直是声泪俱下,“大帅!您可得给我做主啊!如今工匠都被劝农司抢光了,这改造还怎么进行?流民们眼巴巴看着呢!万一再闹出点乱子……”
     严星楚坐在书案后,揉着眉心,听着朱威的抱怨。
     他当然知道王东元那边催得急,也知道人力耕车的重要性。但朱威这边棚户区的改造,同样关系到民生稳定,尤其是刚刚经历过纵火案,安抚民心刻不容缓。
     “好了好了,朱威,”严星楚打断他,“王先生那边,也是为了尽快解决粮食根本。两边都急,我理解。”
     他顿了顿,看着朱威那张苦瓜脸,“工匠短缺是实情。这样,你那边……棚户区的改造,先捡最紧要的防火通道、排水沟渠来做,其他部分,让流民们再坚持几日。我想想办法。”
     “再坚持几日?”朱威一听,心凉了半截,这分明是偏向王东元那边了!
     他哭丧着脸,“大帅……这流民聚集之地,一天都拖不得啊!万一……”
     “没有万一!”严星楚语气加重了几分,“本帅说了,想想办法!你先按我说的去做!”
     朱威看严星楚态度坚决,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用,只能悻悻地应了一声:“是……下官遵命。”垂头丧气却没有走。
     他是准备等周兴礼汇报完,问问他有没有办法。
     严星楚见他没有走,也没有搭理他,目光转向刚进来就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周兴礼,“周佥事,西夏那边有回音了?”
     周兴礼上前一步,将手中的信呈上:“回大帅,西夏太后的回信,刚刚送到。”
     严星楚接过信,拆开火漆,快速浏览起来。
     信不长,吴砚卿的措辞出乎意料的“温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信中,她轻描淡写地将纵火事件定性为“底下人办事鲁莽,未能领会上意”,对造成的“些许损失”表示“遗憾”。她甚至“慷慨”地表示,愿意赔付一万两白银,用于补偿被烧毁棚屋的流民损失,以显示朝廷的“体恤”与“歉意”。
     看完信,严星楚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眼神却没什么温度。
     “呵,些许损失?底下人办事鲁莽?”严星楚将信纸随手丢在案上,语气带着淡淡的嘲讽,“吴太后这手避重就轻,玩得倒是娴熟。”
     他当然清楚吴砚卿打的什么算盘。
     认错是不可能真认错的,赔点银子息事宁人,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毕竟双方还是盟友,表面上不能撕破脸。严星楚如果揪着不放,反倒显得他不顾大局。
     周兴礼垂手伺立,没有说话。朱威在一旁却听得眼珠子滴溜溜转。
     “大帅,”朱威突然开口,脸上堆起一丝狡黠的笑容,“吴太后既然这么有‘诚意,咱们也别辜负了她一番‘好意。一万两银子……咱们武朔城虽然穷,倒也不差这点。不过嘛……”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凑近了一点,压低声音:“咱们缺的是人手啊!特别是……工匠!大帅您看,既然吴太后这么‘体恤咱们的损失,不如……咱们不要银子,让她从安靖城派五十名工匠过来,帮咱们把烧毁的棚户区修好?这不比给银子实在?也显得咱们大度,不跟她计较,还给她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嘛!”
     严星楚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看着朱威那张带着市侩精明笑容的胖脸,忍不住哈哈大笑,用力一拍桌子:“好你个朱威!你这算计人心的本事,快赶上陶玖那小子了!这主意妙!妙得很!”
     他转向周兴礼,脸上带着畅快的笑意:“周佥事,就这么回!告诉吴太后,鹰扬军感念太后体恤,然北境军民一体,重建家园之心甚坚。区区银钱,不足抚慰民心。为显朝廷诚意,更为了结此事,请太后遣安靖城工匠五十名,至武朔城,亲手将当日焚毁之棚屋修复即可!如此,既能彰显西夏朝廷恩德,亦可使我北境百姓亲见太后仁心,两全其美!”
     周兴礼嘴角也难得地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拱手道:“属下明白。此回复……甚妙。吴太后怕是……要肉疼了。而且,”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这五十名工匠一旦踏进武朔城……恐怕就由不得他们再回去了。”
     严星楚和朱威闻言,对视一眼,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这些人来了,就不可能走了。
    喜欢。
  

第一百一十六章 王东元这是不讲理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