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位在儿科方面造诣颇深的同行——曹玉竹大夫。
曹大夫在中医儿科方面颇有名望,她看上去约莫六十岁左右,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眼神中透着温和与睿智。
听到沈老的来意,她微笑着看向柳青,说道:“儿科比其他科更难,既然下定决心了,就好好学,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从那天开始,柳青便跟着曹大夫开始了学习之旅。
曹大夫退休后自己开的诊室,她的诊室总是人来人往,挤满了带着孩子前来求诊的家长。
柳青每天都早早来到诊室,帮忙整理病历、准备药材,观察曹大夫是如何问诊、诊断和开方的。
曹大夫对待每一个小患者都极其耐心,她会用温柔的语气与家长们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孩子的症状。
她教导柳青:“孩子不会说谎,他们疼也好,难受也罢,都会表现在脸上,但是要了解病因,却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与家长沟通,这同时需要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遇到复杂的病症,曹大夫会详细地为柳青讲解自己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从病理分析到用药原理,无一不细致入微。
她还鼓励柳青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便有时柳青的观点并不成熟,曹大夫也会耐心地引导,帮助她纠正错误。
比如有一次,一位家长带着患有哮喘的孩子前来就诊。
曹大夫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发病频率、诱发因素以及以往的治疗情况后,开出了一副中药方。
随后,她转头问柳青:“小青,你对这个方子有什么看法?”
柳青思索片刻后说:“我觉得您用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二者配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哮喘症状。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还要加一味地龙呢?”
曹大夫微笑着解释道:“地龙不仅能清热定惊,还能通络平喘。这个孩子的哮喘反复发作,说明他体内有痰热,地龙正好可以起到清热化痰、通络平喘的作用。”
柳青听后,恍然大悟,对曹大夫的医术更加钦佩。
在跟随曹大夫学习的日子里,柳青每天都充实而忙碌,她学到了丰富的中医儿科知识和临床经验。
在中医儿科的道路上,柳青对自己充满信心,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为更多的孩子带来健康和希望。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天,柳青回到家,见沈老似乎心事重重,不由的问道:“姥爷,出什么事了?”
沈老长叹一声,开口说道:“周洋出事儿了!”
柳青闻言,忙追问道:“姥爷,周大哥怎么了?”
沈老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情绪后说道:“周洋在执行任务追捕敌人的时候失去了联系。到现在已经一个星期了,恐怕凶多吉少,你周爷爷受不住这个打击,已经病倒了。“
柳青也不禁着急起来,忙问道:“他是在哪儿失去联系的?”
喜欢。
第332章 周洋出事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