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 黑箱滴答,山本登门[2/2页]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时,雨丝已经密了。
     苏若雪替顾承砚系好斗篷带子,指尖在他喉结处停了停:34;要我跟去码头?34;
     34;你守着织谱。34;顾承砚捏了捏她发冷的手背,34;山本要的是我乱,可我偏要让他看——顾家的账房先生,比绸庄的织机还稳当。34;
     戌时三刻的祠堂飘着沉水香。
     七家商会的当家人挤在长条凳上,茶盏碰得叮当响。
     福源米行的陈掌柜、大达轮船的周老板、恒源祥的刘东家......顾承砚数了数,连最孤僻的锦云斋绣娘都来了,发间别着半朵蔫了的珠花。
     34;三日后,天蟾舞台。34;顾承砚站在祖先牌位前,烛火在他镜片上跳着,34;我要请山本谦三当众开那个黑箱。34;
     周老板的茶盏34;当啷34;掉在地上。
     他是跑长江航运的,嗓门比汽笛还响:34;顾少!
     那箱子里要是炸弹?
     去年虹口纱厂就......34;
     34;所以我让青鸟去了法租界。34;顾承砚从袖中抽出张纸,是青鸟刚送来的巡捕房回函,34;工部局答应派机械师到场,就说39;可疑爆炸物需专业查验39;。
     山本若真敢放炸子儿,巡捕房第一个掀了他的礼查饭店。34;
     刘东家捻着山羊胡:34;可山本说要39;归还信物39;,我们若硬要验,岂不落个39;疑邻盗斧39;的名声?34;
     34;他要的就是我们疑。34;顾承砚指节敲了敲供桌,34;这半个月,全上海的耳朵都被那滴答声攥着——听声不如见物,见物不如验心。
     等他开了箱子,是真归还还是作秀,一目了然。34;
     众人交头接耳时,顾承砚瞥见陈掌柜在桌下给锦云斋绣娘使眼色。
     那绣娘突然站起,珠花颤得厉害:34;顾先生,我信你。
     当年我男人被东洋布庄挤得跳黄浦江,是您父亲送了十车蚕丝,说39;绣娘的针脚,比黄金金贵39;。34;她抹了把眼睛,34;今儿您说开箱子,我锦云斋出五十个绣娘,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34;
     祠堂里突然静了。
     周老板弯腰捡起茶盏,往地上一磕:34;我大达轮船调三艘汽艇,把外滩的记者都接来!34;陈掌柜拍着胸脯:34;福源米行出两百口袋米,给守夜的百姓当宵夜!34;
     顾承砚望着这些被生活磨得粗糙的脸,突然想起穿越前夜,他在图书馆翻到的《上海工商志》——上面写着34;民国廿五年,顾氏绸庄联合七商,以织印为旗,破东洋诡计34;。
     原来史书上的浓墨重彩,不过是眼前这些人,愿意为一句34;信你34;,把家底都掏出来。
     仪式前夜的顾家密室飘着墨香。
     苏若雪跪坐在蒲团上,面前摊开《江南织谱》残页,旁边是父亲临终前写的34;雪儿勤学34;手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的指尖在残页34;出锋七分34;的笔锋上反复摩挲,又移到手札的34;勤34;字——那个34;力34;部的回锋顿笔,竟和残页里34;织34;字的尾笔,像同一个模子刻的。
     34;父亲......34;她喉咙发紧,从妆匣里摸出枚铜顶针,那是父亲教她打算盘时套在食指上的,34;您总说39;假作真时真亦假39;,难道这残页......34;
     烛火突然晃了晃。
     她抬头,见顾承砚倚在门框上,手里捧着个粗陶碗:34;喝口桂圆汤,手都凉透了。34;
     苏若雪接过碗,却没喝。
     她把残页和手札推到他面前:34;你看这两处笔锋。34;
     顾承砚凑近,镜片上蒙了层雾气。
     他想起现代书法课上,教授说34;每个人的运笔习惯,比指纹还难改34;。
     此刻残页的34;织34;与手札的34;勤34;,那抹藏在笔锋里的弧度,确实像同一双手,在病榻上颤抖着写的。
     34;你是说......34;他声音发哑。
     34;父亲可能根本没丢印。34;苏若雪的指尖抚过残页边缘的焦痕,34;他烧了半本织谱,刻了假残页,就是要让偷印的人以为39;真谱随印丢了39;。
     可真正的织谱......34;她突然掀开蓝布,露出下面另一本用油纸裹着的册子,34;在我陪嫁的妆匣最底层,父亲用苏府的地契包着。34;
     顾承砚的呼吸陡然一重。
     他想起三天前山本开箱时,自己故意说的34;真印曾藏火34;——那是苏父当年为防印被盗,在印槽里藏了磷粉,点火即燃。
     此刻再看苏若雪眼里的光,他突然明白:山本偷的从来不是印,是他们以为34;偷到了关键34;的错觉。
     天蟾舞台的穹顶灯在正午十二点准时亮起。
     顾承砚站在后台,透过纱帘望着台下——中外记者的镜头闪成一片,法租界巡捕房的机械师抱着工具箱坐在第一排,山本谦三穿着藏青西装,正对着镜子整理领结。
     34;顾先生,该上台了。34;青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提着个檀木匣,34;苏姑娘让我把这个给您。34;
     匣子里躺着枚阳纹印胚,与山本的黑箱里那枚一模一样。
     顾承砚摸了摸印背的内槽,指尖沾了点磷粉——这是苏若雪连夜用父亲留下的秘方调的,遇热即显淡蓝火焰。
     34;山本先生。34;顾承砚的声音通过留声机扩散到全场,34;听说您要归还顾家印胚?34;
     山本的笑容像抹了层蜜:34;正是。
     此印在敝处存放多年,今日物归原主。34;他示意宪兵打开黑箱。
     丝绒托上的印胚泛着幽光,底部那枚金属簧片还在34;滴答34;作响——原来所谓的计时声,不过是西洋钟表行常见的装饰簧片。
     全场松了口气。有记者喊:34;顾先生,您看这印可真?34;
     顾承砚接过印胚,对着阳光举起。
     印背的内槽在光下泛着冷白,没有半星磷火残留。
     他转头看向山本:34;山本先生,您归还的,是赝品。34;
     台下炸开一片抽气声。
     山本的太阳穴突突直跳:34;顾先生何出此言?34;
     34;真印的内槽,曾藏过磷火。34;顾承砚从檀木匣里取出另一枚印胚,34;当年我岳父怕印被盗,在槽里涂了磷粉,遇热即燃。
     您看——34;他掏出怀表,用表盖摩擦印背,淡蓝火焰应声而起,34;而您这枚......34;他晃了晃山本的印胚,34;洁净如新。34;
     山本的脸白得像戏台的幕布。
     顾承砚却转身面向观众,将两枚印胚举过头顶:34;真正的阳纹印,从来不在箱子里。
     它在苏先生的织谱里,在顾氏绸庄的机杼声里,在每一个不肯低头的手艺人骨血里——34;他的声音突然拔高,34;它,从未丢失!34;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顾承砚望着台下红了眼的陈掌柜、周老板,还有躲在后排抹眼泪的锦云斋绣娘,突然想起苏若雪昨夜说的话:34;他们偷得走印,偷不走人心。34;
     散场时,青鸟凑过来,手里捏着张极薄的油纸:34;先生,黑箱夹层里发现的。34;
     油纸上的字被岁月浸得发黄:34;印可仿,谱不可替——癸亥冬,父字。34;
     顾承砚的指尖在34;父字34;上顿住。
     那笔锋的弧度,和苏若雪昨夜给他看的残页,分毫不差。
    喜欢。
  

第357章 黑箱滴答,山本登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