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1章 药箱红,暗线牵[2/2页]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砚的意图。
     这是一场引蛇出洞的豪赌!
     次日,王江泾码头,一号码头转运仓。
     青鸟和他手下的人化装成码头扛包的苦力,混在人群中,眼睛却死死盯着那批印有“易碎,勿压”字样的木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午时分,一队身穿便衣,脚踩黑色皮鞋的壮汉,在一名矮个子日本人的带领下,以海关稽查的名义强行进入仓库。
     他们动作干脆利落,直奔那批“蚕药”而去,粗暴地撬开木箱,对箱内的药瓶逐一检查,最后,竟将其中近半数的药瓶装入他们自备的箱子中,秘密带走。
     整个过程,他们与仓库管事的交涉简短而强硬,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那名领头的日本人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用一部手持电话低声通话。
     青鸟凭借过人的听力,隐约捕捉到了一句含糊的暗语:“……白鹭巢清理进度过半,目标状态稳定……”
     白鹭巢!
     青鸟心头剧震。
     这是日军驻沪特务机关“风字号”行动组的内部代号!
     他们果然上钩了!
     监听数据和“白鹭巢”的密报第一时间传回了顾承砚手中。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立刻下令追踪被劫走的药瓶,查清“白鹭巢”的巢穴所在。
     可顾承砚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他没有去追查药瓶的去向,反而让商会通过各大报纸,公开发布了一则“蚕病预警”:称根据多地反馈,苏浙地区近期爆发大规模“赤茧瘟”,染病的蚕茧色泽暗红,无法缫丝。
     他以通源商会的名义,郑重呼吁所有同行,暂停收购市面上的散户蚕茧,以免蒙受巨大损失。
     这则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整个江南的丝绸行业掀起滔天巨浪。
     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生丝价格应声下跌。
     而那些素来与日商关系密切,依赖日本资本的华资绸厂,为了稳定生产,反而逆势而行,疯狂囤积市面上的蚕茧原料,企图趁机抄底。
     一时间,这些绸厂的资金链被迅速拉紧,岌岌可危。
     苏若雪看着报纸上的消息,忧心忡忡:“承砚,你这是……在拿整个行业的信誉做赌注。”
     顾承砚只是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冷冽如冰:“要钓大鱼,就得先把水搅浑。鱼在清水里看得太清,是不会轻易咬钩的。”
     当晚,夜色如墨。
     青鸟如同一只真正的夜枭,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法租界一家名为“施耐德”的德医诊所。
     根据情报,被劫走的药瓶就被暂存在这里的地下室。
     地下室里灯火通明,充满了浓重的消毒水和奇异的霉味。
     几个穿着白大褂的日本人正在忙碌,那些从“蚕药”瓶中提取出的红色药剂,此刻正被注入一个个培养皿中,用于培养某种不知名的微生物。
     青鸟的心沉了下去。
     对方的目的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恶毒。
     他冒险靠近一张实验台,趁着无人注意,用特制的药水迅速拓印下了一页未来得及销毁的实验记录残页。
     撤离的过程惊心动魄。
     他刚一离开诊所,就敏锐地察觉到身后有两道影子不紧不慢地缀了上来。
     对方是追踪高手,始终保持着一个让他无法轻易甩脱的距离。
     穿过两条小巷,眼看就要被堵死在一条死胡同里。
     千钧一发之际,一辆印有“顾氏物流”标志的黑色送货卡车突然从巷口猛地拐了进来,一个漂亮的甩尾,正好横在他与追踪者之间。
     刺耳的刹车声中,副驾驶的车窗猛地摇下,苏若雪清丽的脸庞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冷静,声音低沉而急促:“上车!”
     青鸟毫不犹豫地拉开车门蹿了上去。
     卡车发出一声咆哮,轮胎在地面上划出焦黑的印记,绝尘而去。
     货车没有返回商会,也没有去任何一个已知的安全屋,而是一路疾驰,驶入了沪西郊区一座荒废已久的顾家老宅。
     车子在后院停稳,两道雪亮的车灯光柱,穿透弥漫的尘埃,直直地照亮了院子深处的墙角。
     那里,赫然是一口用厚重石板封死多年的枯井。
     井口边缘,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垂落下来,链子上,竟挂着半片被火烧得焦黑卷曲的账本纸。
     在车灯的强光照射下,纸上几个被烟熏火燎却依旧顽强存在的墨迹,隐约可见——那是一个编号:719。
    喜欢。
  

第291章 药箱红,暗线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