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章 家长会的独白(三)[2/2页]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地间,但我相信,这张在鲁美学院门前拍摄的照片,会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提醒她曾经对艺术的向往,激励她在逐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鲁美校门的拱券像幅未完成的素描,常春藤沿着红砖攀爬,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钛白的光。
     报到台前的电子屏滚动着录取名单,34;王小满 520 分 全国第二名34; 的字样跳出来时,我听见自己的心跳撞在胸腔上,像极了工厂里冲压机的轰鸣。
     宿舍楼道里飘着松节油和泡面的混合气味。女儿推开 407 室的门,木板床的铁架发出吱呀声,与她画架的响动如出一辙。
     下铺的女孩正往墙上贴海报,转头看见我们时,颜料沾满的手指还捏着胶带:34;叔叔好,我叫陈末,你女儿这分数有些多余啊,咱学校有 350 分就够了。34;
     空气突然凝固成石膏的质感。女儿铺床的手顿了顿,枕套边缘露出我旧工装改的包边。
     我盯着床头柜上她摆的扳手模型,突然想起她深夜刷题时,把函数图像画成扳手的弧度,说 34;导数拐点就像螺丝的纹路34;。窗外的梧桐叶扑簌簌落在窗台上,像谁在轻轻翻书。
     34;我爸说分高不是坏事。34; 女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颜料干透后的硬度。她从画箱里拿出调色盘,磨损的瓷面上留着去年冬天画雪景时的钴蓝痕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末递来块面包,包装袋上印着梵高的向日葵:34;也是,不过梵高画画更有底气吧,像您女儿这分数,够画幅《愚公移山》了。34;
     我蹲在床边装床帘支架,螺丝刀拧进木板的声音里,突然想起她三岁时举着蜡笔喊 34;爸爸是超人34;。那时她把我的安全帽涂成彩虹色,如今那顶帽子还挂在老家的墙上,帽檐的锈迹和她画里的钢铁如出一辙。
     窗帘拉上的瞬间,阳光透过网眼织成光斑,落在女儿正在拆的颜料盒上。
     34;其实我爸不懂画画,34; 女儿的声音从帘子后面飘出来,34;但他知道怎么把 520 分的钢钉,敲进 350 分的水泥里。34;
     陈末突然笑起来,颜料刷在画板上发出沙沙声:34;你爸这比喻绝了,跟我爸说 39; 画好画得先学会握锄头 39; 有异曲同工之妙。34;
     离开宿舍时,女儿塞给我个布包。走在梧桐大道上打开看,是副崭新的劳保手套,指尖处绣着极小的画笔图案。
     校史馆的玻璃幕墙映出我的影子,左手提着工具箱,右手攥着布包,突然觉得自己像幅奇怪的静物画 —— 扳手和画笔在同一个画框里,却和谐得像调色盘里的互补色。
     傍晚的渤海湾风很大,我坐在码头看货轮进港。手机响起时,女儿发来张照片:她站在画室中央,背后是巨大的落地窗,夕阳把画布染成金红色。
     画架上支着的新作刚起稿,轮廓是戴安全帽的工人握着画笔,远处的脚手架正生长成向日葵的形状。
     陈末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混着海浪声变成另一种调子:所谓多余的分数,不过是梦想在现实里多刷的几层底色。
     就像女儿画里的钢铁,看似冰冷坚硬,却因为多拧了几道螺纹,最终接住了整个海上的日出。而我知道,那 520 分从来不是多余的 —— 它是父亲的扳手和女儿的画笔,在时光里共同调出来的,最接近黎明的颜色。
    喜欢。
  

第115章 家长会的独白(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