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台,抹了抹眼泪,念道:“呜呼哀哉!公之遽逝,如星沉于天,山川失色,万民同悲。”
     “方今之时,匪患未靖,公为保境安民,日夜操劳,殚精竭虑。”
     “岂料山匪猖獗,竟施奸计,悍然行刺,公奋身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血染当场。”
     “公之莅任,德政昭昭。劝农桑,轻徭役,百姓安居乐业,仓廪渐丰;兴教化,崇礼义,庠序之中,书声琅琅,文风蔚然。”
     “断狱讼则明察秋毫,使冤屈得伸,公正彰显;护商旅则不遗余力,保道路通畅,贸易兴隆。其爱民如子之心,日月可鉴;其清正廉洁之操,高山仰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呜呜呜!”
     檐角铜铃般的啜泣声从人群中此起彼伏地漫开。
     在致悼词的流程结束后。
     早已等候多时的陈宴,一袭素白长衫,拎着他制作简易版扩音器,出现在高台之上,素衣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朗声道:“我陈宴,今日怀着沉痛的心情,站在这里,站在明刺史的棺椁前,是想问诸位几个问题,再说几句心里话.....”
     “敢问明刺史在泾州这些年,是否爱民如子?”
     陈宴的声音,在简易版扩音器的加持下,几乎是传到了圆形高台数十米内百姓的耳中。
     “是!”面对这灵魂发问,听到的百姓没有任何犹豫,齐声应道。
     “那年泾州大旱,颗粒无收,明刺史顶着压力,为了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你们可否还记得?”
     “记得!”x
     陈宴目光垂下,从左到右扫过,见铺垫得差不多,情绪已经被调动了起来,旋即模仿着柏林之声,开启了进一步的表演:
     “那你们知晓你们的父母官,明刺史明大人,是怎么死的吗?”
     “那王母宫山上的惊鸿会贼匪,派此刻趁夜潜入州衙,连续捅了明刺史三十八刀!”
     “三十八刀啊!”
     “浑身都是窟窿眼!”
     “你们知道明刺史死前有多么痛苦吗?”
     “最后还砍下了他的头颅,让这位呕心沥血治理泾州十余年的父母官,死无全尸!”
     “死无全尸!”
     “而且,我手下探子还打听到,那惊鸿会准备找面容相似者,来冒充明刺史!”
     图穷匕见。
     显而易见,陈某人就是为了这碗醋包了这盘饺子.....
     明少遐企图诈死,后边在合适的时机“复活”,凭借威望搅动泾州时局,直接从根源上断了这种可能性!
     陈宴越说越激动,装作被气得胸前上下起伏,朗声问道:“我陈某人在此问诸位一句,惊鸿会蹬鼻子上脸,我泾州的血性男儿,这口气能咽的下去吗?”
     “不能!”
     “不能!”
     “不能!”
     气氛之声几乎是回应得震天响。
     “那应该怎么做?”陈宴拎着简易版扩音器,再次问道。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
     .....
     一旁的柳元景,目睹这一幕,心中暗道:“陈兄这话讲得一套一套的,还真是具有煽动性.....”
     “一下子就将民愤挑拨起来了!”
     但他不知道是,陈宴只模仿出了五六成....
     真正具有煽动性的是,喊出一个面包五十万马克的男人!
     “没错,就是得血债血偿!”
     陈宴清了清嗓子,信誓旦旦道:“我陈宴明日将亲率大军,踏平王母宫山,剿灭惊鸿会,为明刺史报仇!”
     ~~~~
     明少遐的葬礼,在安定百姓对陈宴的拥护声中结束。
     游显来到肖邻、祖珽的面前,躬身抱拳道:“肖长史,祖司马,陈宴大人请两位前去,商讨明日征讨惊鸿会的作战计划!”
     ——
     PS:穿越小课堂。
     简易扩音器制作方式。
     用木头雕刻出一个类似喇叭的形状,从细口到宽口逐渐变大。细口部分用于贴近声源,宽口部分则有助于声音的传播和放大。可以使用雕刻工具,如刻刀、凿子等,将木头逐步雕琢成型,尽量使内部空间光滑,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损耗。
     将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工具将一端的竹节去掉,使其成为一个开口。接着,用刀具将竹子的边缘修整光滑,并根据需要对竹子进行适当的弯曲和塑形,使其与木头主体的宽口部分相匹配。
     将制作好的木头主体和竹子喇叭口进行连接。可以在接口处涂抹动物胶,然后用绳索或麻线紧密缠绕,确保连接牢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
    喜欢。
  

第192章 挑拨民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