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麻麻的标记,忽然冷笑一声。他从军四十余年,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这地图上标注的隋军布防,分明是想让陈国知道,高句丽对隋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可越是这样,越让他觉得不对劲——高句丽若真有这般实力,何必巴巴地来求陈国?
“你们的乙支文德大人只要粮草……?”萧摩诃拖长了声音,目光扫过朴金朔微微颤抖的指尖,“陈国如今粮仓空虚,将士们尚且吃不饱,恐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朴金朔忽然提高了声音,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急切的模样,“只要贵国肯支援,我高句丽愿以三倍价格回购!不不不,五倍、五倍!”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几颗鸽卵大的明珠,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这些只是定金,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陈胤在一旁看得心头发紧。他知道国库早已见底,这三十万石粮食若是给了高句丽,陈国将士下个月恐怕就要喝稀粥了。可他偷眼看向萧摩诃,见老将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不必了。”萧摩诃合上锦盒,推回朴金朔面前,“陈国虽弱,还不至于用粮食换珠宝。三十万石粮食,我们给。但不是卖,是送——作为两国结盟的诚意。”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地盯着朴金朔,“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朴金朔脸上的喜色几乎要溢出来,忙不迭地说道:“将军请讲,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盟约上必须写明,高句丽若背弃盟约,私自与隋军议和,陈国便将这三十万石粮食的账,算到你们头上,到那时我陈国可要联合杨坚大举攻打你高句丽。”萧摩诃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到时候,就算拼得国破家亡,我们也要让天下人看看,背信弃义的下场!”
朴金朔的笑容僵在脸上,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这老将军如此精明,一句话就堵死了他们的后路。可事到如今,他若是不答应,不仅拿不到粮食,回去还没法向乙支文德交差。他咬了咬牙,拱手道:“将军放心,我高句丽向来重诺守信,定不负陈国所托!”
接下来的盟约商讨,简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朴金朔一会儿说要陈国开放沿海港口,方便粮草运输;一会儿又提要求派高句丽使者常驻建康,以便“及时沟通军情”。萧摩诃寸步不让,港口可以开放,但必须由陈国士兵驻守;使者可以常驻,但不得干预陈国军政。
陈胤在一旁看得坐立难安。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宫城方向传来暮鼓的声音,一下下敲在他的心上。他忍不住开口:“萧将军,朴使臣,时间不等人啊。隋军说不定此刻正在调集兵马,我们再拖延下去……”
“殿下!”萧摩诃打断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厉,“盟约是国之大事,一字一句都关系着百姓生死。今日若图快,他日恐怕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他转向朴金朔,眼神锐利如刀,“朴使臣,你若真心想结盟,就该拿出诚意。这些旁门左道的要求,还是收起来吧。”
朴金朔被萧摩诃的气势震慑,嗫嚅了半天,终于讪讪地收回了那些苛刻的条件。当双方在盟约上签字时,烛火忽然“噼啪”一声爆了个灯花,照亮了萧摩诃鬓边的白发,也照亮了朴金朔眼中一闪而过的阴翳。
送走朴金朔时,已是深夜。陈胤看着使者的马车消失在巷口,忧心忡忡地问:“将军,您说高句丽真的会遵守盟约吗?”
萧摩诃望着天边那轮残月,沉默了许久才开口:“不知道。但我们别无选择。”他转过身,拍了拍太了陈胤的肩膀,老将的手掌带着久经沙场的温度,“这三十万石粮食,买的不是盟约,是时间。我们要趁着这段时间,把城墙筑得再高些,把士兵练得再强些。”
陈胤望着萧摩诃坚毅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什么。或许从一开始,这位老将军就没指望高句丽能真正帮忙。他们要借的,从来不是高句丽的兵力,而是隋军分兵对付高句丽的那片刻喘息。就像溺水之人抓住的浮木,明知不能长久,却能让人在下沉的瞬间,多吸一口气。
夜风穿过庭院,卷起几片落叶。萧摩诃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像一杆永不弯折的长枪。陈胤知道,从今夜起,陈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黎明,都要靠他们用血汗去守护了。
喜欢。
第二百九十一章 借势图存的博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