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根本守不住边境,陈主打了败仗,肯定得请萧摩诃回来镇场子。如今陈国的局面,多半是铮臣派借着胜仗重新抬头,宫廷派暂时收敛了气焰。你此去,若是只看到江总、张丽华等人得势,那是他们装给你看的;若是能见到萧摩诃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才是陈国的真实底气。”
夕阳穿过葡萄叶,在麻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柳裘把王韶的话一一记下,末了又问:“那晚生到了建康,该如何应对?”
王韶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道:“你要学‘柔。陈主陈叔宝,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最爱听人夸他的诗,最恨人提‘统一‘北伐这些硬词。你到了那儿,少谈国事,多赞他的文章;少提旧怨,多送些顺水人情。记住,你不是去当说客的,是去当‘魔镜——让他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你才能看见他不想让人看见的。”
离开王韶府邸时,暮色已漫过坊墙。柳裘坐在马车上,反复咀嚼着“柔”字。车窗外,大兴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他忽然明白,这场出使,比的不是唇枪舌剑,而是谁更能藏住锋芒。
半月后,柳裘的船队抵达建康。长江的春水绿如翡翠,两岸的芦苇在风中摇曳,远处建康城的朱雀航横跨秦淮河,画舫在水面上轻摇,丝竹之声顺着风飘过来,竟比大兴城的宫乐还要靡丽。
陈叔宝在太极殿接见他。殿内的梁柱上裹着金箔,地砖是从岭南运来的紫水晶,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来,满殿都闪着细碎的光。陈叔宝坐在龙椅上,穿着绣满鸾鸟的锦袍,面容白皙,眼神却有些涣散——柳裘后来才知道,这位陈主昨夜又与张丽华、江总等人饮到三更。
“柳卿远道而来,辛苦了。”陈叔宝的声音带着宿醉后的沙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玉如意。
柳裘躬身行礼,语气谦卑地说道:“臣奉大隋皇帝之命,特来向陛下致意。我主常说,南北本是一家,自永嘉之乱后才隔江相望,如今国泰民安,正该互通有无,共沐太平。”
他话音刚落,站在陈叔宝身侧的孔范便嗤笑一声:“前些日子韩擒虎在庐江烧杀抢掠,怎么没见隋主杨坚说‘共沐太平?”
柳裘早有准备,脸上堆起歉意的笑:“孔大人有所不知,韩将军那是误会。去年冬天有陈军溃兵劫掠隋境村落,韩将军本意是缉拿,不想双方发生冲突,我主得知后已将他降职,还命臣将俘虏的陈军士兵全部送回,算是赔罪。”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陈叔宝的眼睛亮了亮——他虽不理朝政,却也知道去年冬天隋军俘虏了不少陈兵,如今对方主动送还,面子上自然是好看了不少。
柳裘趁机从随从手里接过一个锦盒,双手奉上:“臣还带来了我主的一点心意。这些年我大隋俘虏了陈国士兵三百余人,如今已在城外安置妥当,只等陛下派人去接。另外,这是我主命人搜罗的一些物件,听说陛下酷爱诗文,其中有几卷前朝文人的诗稿,或许能入陛下法眼。”
内侍将锦盒呈给陈叔宝,他打开一看,里面除了诗稿,还有一串东珠项链——那是柳裘特意让人打造的,珠子大小均匀,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瞥了眼身旁的张丽华,见她目光落在项链上挪不开,便笑着说:“柳卿有心了。”
柳裘要的就是这个反应。接下来的几日,他借着答谢宴的机会,把“赞美”二字发挥到了极致。陈叔宝席间兴致大发,吟诵自己新作的《玉树后庭花》,柳裘当即起身拱手,连声道:“陛下此诗,可比建安风骨,更胜太康文采!‘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一句,意境之妙,怕是屈原复生也未必能及!”
这话虽显夸张,却挠到了陈叔宝的痒处。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当即命人取来笔墨,要将诗稿赐给柳裘。张丽华在一旁抚掌笑道:“柳大人不仅会办事,还懂诗文,难怪隋主会派你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裘又转向她,语气诚恳:“娘娘说笑了。臣在大兴时,就听闻张娘娘不仅貌美,更通音律,陛下的许多诗作,都是经娘娘润色才更显精妙。臣斗胆说一句,若论才貌双全,古之西施、王嫱,怕是也不及娘娘之万一。”
张丽华被夸得脸颊绯红,看向柳裘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亲近。一旁的江总见状,也凑趣道:“柳大人既懂诗文,不如多在建康盘桓几日,我等也好陪大人游游玄武湖,赏赏台城柳。”
柳裘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故作推辞:“臣也想多叨扰几日,只是我主还盼着臣带回好消息呢。说起来,我大隋有许多商人,常念叨着江南的丝绸、茶叶好,可惜边境关卡太多,往来不便。若是陛下能开几个贸易区,让两国商人自由往来,既显陛下仁德,又能让百姓得利,岂不是美事?”
这话正合江总、孔范的心意。他们俩借着张丽华的势,在朝中安插了不少亲信,若是开了贸易区,光是收受贿赂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孔范当即附和:“柳大人说得是!臣以为,可在京口、采石两处设市,让隋商入内交易。”
陈叔宝本就没什么主见,听两人说得热闹,又想起柳裘送的东珠项链,便挥了挥手:“准了。就命萧摩诃在边境督办此事,务必让隋商宾至如归。”
柳裘心里咯噔一下——果然,萧摩诃已回朝,还掌着兵权。但他面上不动声色,深深一揖:“陛下圣明!臣回去后,定将陛下的仁德告知我主,两国永结同好。”
宴席散后,柳裘踏着月光回驿馆。秦淮河上的画舫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歌声柔媚,却让他脊背发凉。他知道,陈叔宝、张丽华等人以为赚了便宜,却不知这道贸易区的圣旨,却是给隋军的探子开了一扇大门。
几日后,柳裘带着陈叔宝的回书启程。船行至江心时,他回望建康城,只见台城的灯火朦胧如雾。他从袖中取出王韶临别时赠的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柔能克刚”。
喜欢。
第288章 南北风云(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