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均田垦荒的行列中来。
然而,全国推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甘北地区,一些大地主表面上遵守均田令,暗地里却用劣质土地换走了好地,还勾结地方官,虚报垦荒面积。
陆锦棠巡查到这里时,发现了猫腻,当即下令重新丈量土地,将弄虚作假的地主和官员一并严惩,震慑了当地的歪风邪气。
在西亭府山区,气候潮湿,病虫害严重,刚种下的秧苗频频出事。
杨明汐接到消息后,立刻在空间里培育抗病虫害的稻种,同时根据“知微简”上的知识,编制了《病虫害防治手册》,让梅亭州带着手册和新种子赶去指导。
没过多久,山区的稻田里又恢复了生机。
在北方边境,天气寒冷,无霜期短,农作物生长困难。
杨明汐在环境模拟区里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一种早熟耐寒的麦种,让北方的百姓也能在有限的生长期里获得收成。
就这样,陆锦棠在朝堂上运筹帷幄,打击阻挠势力,规范政策执行;杨明汐在田间地头攻坚克难,培育良种,传授农技。
夫妻二人一内一外,相辅相成,让均田令这颗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转眼又是一年秋收时节。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金黄的稻浪、饱满的谷穗、硕大的土豆、饱满的豆荚,堆满了农家的粮仓。流民们纷纷回迁,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沉寂的村庄恢复了生机。
杨明汐站在京城普惠园的试验田里,看着孩子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技骨干交流经验,脸上满是欣慰。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江南,有的来自西北,有的来自江南,他们都曾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如今却成了传播农技的火种。
“杨东家,您看这是我们北方培育的耐寒麦种,产量比去年又提高了一成!”一个来自北方的年轻农技员,兴奋地向杨明汐展示着新培育的麦种。
“杨婶婶,这是我们江南的耐涝稻种,您看这穗子,多饱满!”一个江南来的小姑娘,捧着稻穗跑过来,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
梅亭州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对杨明汐道:“东家,您看,咱们的种子已经在全国各地扎根了,咱们的农技也传开了。”
喜欢。
第138章 全国推行,星火燎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