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新政深化,薪火相传[2/2页]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让人把田凭标准化了,以后各地都用这个样式,方便管理,也不容易造假。”
     杨明汐拿起一张,上面的字迹清晰,图案易懂,连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大概。“这样好,百姓拿到手里,才真正踏实。”
     “还有赋税。”陆锦棠指着田凭上的一栏,“我和户部商量过,均田后的赋税以实物为主,稻、粟、布帛均可,每年分两季缴纳,数额比以前豪强收的租子低三成。这样既能保证国库收入,又能让百姓有余粮。”
     杨明汐看着他熬得通红的眼睛,心疼地给他披上外衣:“都安排得这么妥当,你也该歇歇了。”
     陆锦棠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笑意:“等秋收了,看到百姓们仓廪实足,我再歇也不迟。对了,亭州来信说,示范户的收成预估比普通农户要高五成,这可是个好消息。”
     提到梅亭州,杨明汐也笑了:“亭州现在是越来越能干了。我打算让他牵头,在普惠园里开个农技班,专门教孩子们和有意向的村民学农技。”
     “好主意。”陆锦棠赞同道,“管叔前辈说的39;薪火传39;,正是如此。”
     秋收时节,江南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金色的稻浪翻滚,沉甸甸的粟穗压弯了枝头。
     领到田地的农户们忙着收割,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示范户的田地里,产量更是惊人,李老汉家的三亩地,收的稻子比以前租种地主的十亩地还多。
     梅亭州带着弟兄们在各村帮忙,看着百姓们把粮食往家里运,黝黑的脸上满是欣慰。他走到一处新开辟的荒地,那里种着杨明汐培育的耐旱豆种,如今也挂满了饱满的豆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梅队长,这豆子真不赖!”开荒的汉子笑着说,“明年我还种这个!”
     梅亭州点点头,心里想着该如何把这种豆种推广到更干旱的地区去。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明汐站在普惠园的试验田里,看着孩子们兴奋地数着稻穗,空间里的“知微璧“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上面新增了许多作物的数据和农技知识。
     管叔前辈说的没错,空间在成长,而这种成长,源于每一个百姓脸上的笑容,源于每一粒饱满的粮食。
     陆锦棠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束刚割下的稻穗:“陛下的旨意到了,让我们秋收后回京述职,准备在全国推广均田令。”
     “是该回去一趟了,四个月前就说我祖父不怎么好了,本来都要回去了,结果七叔过来说是没事,再加上确实这边也忙着,就没有回去了,我都想他们了!”杨明汐拿着稻子,有些惆怅的看着远方,喃喃自语。
     “是呢,回吧,祖父他们年纪大了,多回去陪陪她们吧!”陆锦棠握住杨明汐的手,两人一起拿着沉甸甸的稻穗,目光坚定。
     杨明汐接过稻穗,金黄的稻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处处都有百姓的欢歌。
     而她的空间,也将伴随着这盛世图景,继续成长,孕育出更多的希望与生机。
     梅亭州和他的弟兄们,普惠园的孩子们,还有千千万万掌握了农技的百姓,都将成为这希望的传播者,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喜欢。
  

第136章 新政深化,薪火相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