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种好天下的药,咱们各司其职。”
小石头把那片甘草叶夹回书里,像是藏了个秘密。
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既不是科举的老路,也不是寻常的生路,是条没人走过的路——用算珠算清是非,用药草疗愈伤痛,就像陆大人和杨姐姐那样。
又是一年暮春,普惠园的药圃里挤满了人。孩子们穿着新做的青布衣裳,正把晒干的甘草装袋,袋口系着红布条,上面写着“送往甘州药局”。
小石头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账本,大声报着数:“张三斤,李四斤......共计一百五十斤。”他的声音比去年沉稳了许多,算账时手指在算盘上翻飞,快得让人看不清。
杨明汐站在他身边,看着孩子们把药袋搬上马车。最前面的那袋上,插着朵新开的芍药,是小花从后院摘来的,说要让西北的军眷也看看春天的花。
“陆大人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陆锦棠走过来时,身上还带着朝服的皂角香。他刚从宫里回来,手里拿着份奏章,封皮上写着“胥吏考核新法”,旁边盖着皇上的朱印。
“小石头,”他把奏章递给孩子,“你看,以后胥吏也要学算账、学律法,不合格的就换人。这里面,有你上次在户部核出来的十七处错账作例子呢。”
小石头捧着奏章,指尖在“考核”二字上轻轻摩挲。
他忽然明白,陆大人让他旁听户部的账,不是为了让他当官,是为了让他知道,哪怕是最底层的孩子,也能为天下的规矩添一笔自己的笔画。
“药装好了!”小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辫子上的芍药晃了晃,“杨姐姐说,这药能救好多人呢。”
陆锦棠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太液池的风顺着御河吹来,带着新绿的气息。
远处,新的普惠园分院正在动工,工匠们的号子声里,混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像首不成调的歌,却比任何乐章都动听。
“你看,”陆锦棠对杨明汐说,“去年这里还只是片空地,如今已经长满了药草。”
杨明汐望着药圃里忙碌的身影,小石头在教更小的孩子认秤,小花在给药袋系红布条,老秀才坐在门槛上,眯着眼看孩子们写的“药”字。
她忽然觉得,所谓的希望,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甘草断面的纹路,是账本上的数字,是孩子手里的药箱,是一点点长起来的新绿,不知不觉就连成了片。
马车轱辘轱辘地滚过石板路,载着满车的甘草和芍药,往西北去了。暮春的阳光落在车轮碾过的痕迹上,像撒了层金粉,亮得让人睁不开眼。
喜欢。
第127章 童医的药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