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砚台里的山河[2/2页]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都听好了!新皇下令,凡开垦荒地者,三年之内免交赋税,且不收买地银子!”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李老汉握紧了手中的锄头,声音都在颤抖:“我这把老骨头,终于能给儿孙们多挣几亩地了!”
     一旁的王婶抹着眼泪笑道:“可不是嘛,往年这时候,我们还在为交租发愁呢!”
     大家哈哈哈哈的哄笑起来。
     自此,山野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男人们挥汗如雨地开垦着荒地,女人们则在一旁帮忙运送工具、照顾孩子。
     远处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和着锄头敲击土地的声音,奏响了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
     年轻的书生们也纷纷走出书斋,加入到开荒的队伍中,他们一边劳作,一边谈论着新政中的科举改革,眼中满是憧憬。
     乡镇上,往日冷清的街道变得热闹非凡。
     新政推行后,朝廷放宽了商业限制,允许商户在指定区域自由摆摊设点。
     老字号的绸缎庄前,伙计们正忙着挂出新到的苏绣;街角的茶馆里,说书先生敲着醒木,讲述着新皇的勤政故事,台下坐满了喝茶听书的百姓。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建的集市。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从山货特产到精巧的手工艺品,应有尽有。
     商贩们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市井交响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商人感慨道:“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繁荣的景象,南陵国真是变了!”
     在新政的推动下,水利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各地纷纷组织劳力疏浚河道、修建水渠。
     曾经干旱的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庄稼长势喜人。
     老农们站在田埂上,望着绿油油的禾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今年定是个丰收年。
     与此同时,新设立的学堂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新政废除了以往严苛的入学限制,不论贫富,只要有志于学,都能进入学堂接受教育。
     孩子们穿着崭新的粗布衣裳,认真地跟着先生诵读诗文。这些稚嫩的声音,仿佛是南陵国未来的希望在发芽。
     随着新政的深入人心,社会治安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朝廷颁布了新的律法,严惩贪官污吏和地痞恶霸,百姓们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街头巷尾,人们见面时谈论最多的,便是新皇的英明神武。
     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中,谁也没有忘记,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日夜操劳的身影。
     御书房内,萧承煦依旧伏案工作,案头堆满了各地传来的捷报。
     杨明汐端着参汤走进来,看着他日渐消瘦却依然坚毅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与敬佩。
     “陛下,该用膳了。”杨明汐轻声说道。
     萧承煦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幺舅母,你说阿宁应该看得到南陵国的变化吧!”
     “阿宁,这盛世如你所愿。”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为这位年轻的帝王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夜幕降临,南陵国的灯火次第亮起。
     从山野乡村到繁华市镇,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安宁。
     这盛世新章,是萧承煦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更是南陵国百姓们用勤劳与汗水共同谱写的。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新皇的带领下,南陵国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喜欢。
  

第19章 砚台里的山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