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轻声道:“幸好我空间里备着红薯和土豆。这两种作物不需要开花便能结果,埋在土里就能生长,产量又高,正好能解人们的燃眉之急。”
     李莲花眼中闪过笑意:“你总是能未雨绸缪。”
     “嗯……我当初种这些作物,也是方便自己吃而已,而且我们以后的路还长,就怕遇到这种特殊情况。”
     月瑶取出一个布包,又在里面装满了红薯,“先从青州城开始吧,教他们种植之法,再去下一个城池。”
     青州城的县令是个两鬓斑白的老者,听闻有外乡客官带来“无需开花便能结果”的作物,起初半信半疑。
     直到月瑶取出一个沉甸甸的红薯,用灵力催生让它在众人面前冒出嫩绿的芽尖,老者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后的百姓们也跟着齐齐跪下,口中直呼“活菩萨”。
     “老人家快请起。”月瑶连忙扶起县令,“此物名为红薯,埋在土里三个月便能收获;
     还有这个叫土豆,适应性更强,哪怕是贫瘠的山地也能种植。我这就教大家如何选种、耕地、施肥。”
     她和李莲花没有动用过多灵力,只是像寻常农人般,在城外的空地上划出一块试验田。
     月瑶手把手教农户们如何将红薯切成带芽的小块,李莲花则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翻土的技巧,如何让土壤疏松透气。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月白与青灰的衣袍在田埂间相映,本该是不染尘埃的仙者,此刻却满身泥土,眼中却闪烁着温柔的光。
     “记住,红薯喜温耐旱,不能浇太多水,否则会烂根。”月瑶蹲在田里,指尖拂过刚种下的薯块,“等藤蔓长到半尺长,要记得翻藤,不让它在土里扎根消耗养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忍不住问:“仙长,这红薯真的能吃吗?万一……万一也像庄稼一样不结果呢?”
     李莲花温和地笑:“放心,我们在很多地方都种过这种作物,只要按我们说的方法照料,定会有好收成。三个月后,你们就等着挖红薯吧。”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百姓们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期盼。
     留下足够的种子和详细的种植图谱,再加上一些现成的吃食压缩饼干等,两人悄然离开了此地。
     他们沿着官道缓缓前行,每到一个城池或村落,便停留数日,传授红薯和土豆的种植之法。
     有时遇到不信的乡绅,李莲花便展露些微灵力,让作物瞬间发芽生长,看得众人直直跪下口称仙人……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们走过江南的水乡,他们穿过北方的荒原……
     几年的时间,在修仙者的生命里不过弹指一挥间,可对月瑶和李莲花来说,却充满了烟火气。
     他们见过太多苦难,也见过太多坚韧。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让孙儿活下去,拄着拐杖跟着学种植;
     有年轻的夫妻背着孩子,徒步百里来求种子;还有孩童们捧着舍不得吃的野菜饼子,硬要塞到他们手里,说“仙人哥哥姐姐辛苦了”
     当他们再次回到最初的青州城时,恰逢红薯丰收的时节。
     城外的田地里,百姓们正欢天喜地地挖着红薯,一个个饱满的红薯从土里滚出来,映得人人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
     那个曾红着眼圈的农妇,如今抱着一个比她手臂还粗的红薯,笑着朝他们挥手:“仙长!你们看!真的结果了!我们有粮了!”
     街道上的喧嚣不再沉郁,孩童们追着打闹,商贩的吆喝声中气十足,连风里都带着红薯的甜香。
     县令拉着两人的手,颤巍巍地递上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恩济万民”四个大字,重若千钧。
     “这几年,多谢二位仙长了。”县令老泪纵横,“如今各地都传来喜讯,红薯土豆大丰收,就算以后庄稼还不开花,我们也饿不死了。”
     月瑶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一片柔软,她转头看向李莲花。
     他正望着田埂上奔跑的孩子,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阳光落在他的侧脸,柔和了他所有的棱角。
     这几年的奔波劳累,在看到凡人重获生机的这一刻,都化作了值得。
    &nbs

第234章 香蜜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