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2章 冰消雪融,理念初谐[1/2页]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我叫陈田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黑衣老者凭空出现,强大的威压让众人呼吸一滞。
     祭品?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孙子却临危不乱,他将手中的竹简紧握,目光坚定地直视老者:“前辈,我等并非有意冒犯,只是想寻求离开此地的办法。”
     老者冷笑一声:“离开?这里便是尔等的归宿!”说罢,他手中黑芒涌动,一股强大的力量直逼孙子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昭阳如月挡在孙子身前,她祭出一道护盾,堪堪抵挡住老者的攻击,但自身也受到反噬,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如月!”孙子扶住她,眼中闪过一丝心疼,随即转头看向老者,语气冰冷:“既然前辈不愿放我们离开,那就得罪了!”他深吸一口气,调动体内全部的“灵闻”之力,周围的一切在他眼中变得清晰无比,老者的力量流动轨迹也尽收眼底。
     孙子迅速做出反应,他身形一闪,躲过老者的攻击,同时将“灵闻”之力灌注于手中的竹简,竹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屏障,将老者困在其中。
     “雕虫小技!”老者不屑地冷哼一声,试图突破屏障,却发现这屏障坚不可摧。
     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并非等闲之辈。
     “前辈,我无意与你为敌,只要你放我们离开,我立刻撤去屏障。”孙子沉声道。
     老者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妥协了:“好,我可以放你们离开,但你们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帮我找到我的传人。”
     孙子答应了老者的条件,老者撤去力量,屏障也随之消失。
     老者将一块玉佩交给孙子:“找到我的传人,将玉佩交给他。”说罢,老者身影逐渐消散,只留下空荡荡的石台。
     众人终于逃离了禁地,回到了之前的密室。
     劫后余生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老者的传人究竟是谁?
     密室中,学者们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老子和孔子依旧互不相让,各自坚持己见。
     孙子站在中间,眉头紧锁,不知该如何化解这僵局。
     文化复兴计划的推行,迫切需要百家学派的共同努力,可眼下的局面,却让他感到无比棘手。
     孙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两位前辈,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子巧妙地引出老子和孔子理念中的共通之处,并以生动的例子加以阐述,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逐渐缓和下来。
     众人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就连一向固执的孔子,也不禁微微点头,似乎对孙子的观点有所触动。
     “孔夫子,道家讲究‘道法自然,而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孙子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试想,若无‘道的滋养,‘仁义礼智信又从何谈起?若无‘仁义礼智信的规范,‘道又如何体现于世间?”
     “此言……”孔子捋着胡须,沉吟片刻,“倒也并非全无道理。”
     老子微微一笑,捋着胡须说道:“孙子此言,深得我心啊……” 他看向孔子,“孔丘兄,你看……”
     孔子眉头紧皱,似乎还在犹豫。
     突然,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即便如此,儒家也应当……”
     孔子重重地放下茶盏,“即便如此,儒家也应当执掌复兴之牛耳!我儒家乃治世之学,唯有我儒家方能引导世人走向正道!”
     孙子早料到孔子不会轻易妥协,他平静地拱手道:“孔夫子德高望重,儒家学说自然至关重要。只是,如今我等身处百家争鸣之地,若只尊一家之言,岂非辜负了这‘百家争鸣之名?更何况……”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若百家不能齐心协力,这文化复兴之大业,又谈何容易?”
   

第502章 冰消雪融,理念初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