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也就可以散了。
很快,每日便有运输机载着一批批青年学子,飞越崇山峻岭,奔赴异国他乡。与以往募兵时常见的迟疑和消极不同,这批青年的应征格外踊跃。他们当中,有人胸怀报国热血、志在驱除外侮;也有人看重受训期间的优渥待遇和未来前途;还有少数人,则藏着不便明说的心思与目的。
一所以培养基层军官为目标的特殊学校,也在滇省悄然建立。这所学校,正是辞公所主办的,将成为一代军事精英的摇篮。训练内容涵盖战术指挥、情报判读、地图分析等诸多方面,体系严密、科目超前。
学员们不仅接受高强度课堂教育,更投入近乎残酷的实战化演练。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参加密集的政治思想课程,被不断锤炼意志、塑造忠诚。那是一种被要求绝对纯粹、不容动摇的信仰。
作战指导堪称训练的核心。专家教官站在黑板前,以清晰的图形演示一场又一场经典战例,细致解析鬼子的战术风格与行动逻辑。学员们在沙盘与地图之间穿梭学习,仿佛已提前步入了战场。
然而,就在这个关头,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鬼子一个中队组成的挺进队,悄然摸至南天门附近!这是鬼子在获得抽调关东军老兵补充后,专门组建的一支精锐突击力量。
该部队的组建仿效了此前在华北取得的成功经验。那些在华北活动的老队员精通游击战术,擅长“昼伏夜出”、“化装潜入”等多种灵活战法,常在根据地内部发动突袭,直指我军指挥中枢,有效牵制前线兵力,为鬼子主力实施迂回作战创造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如鬼魅一般出没于根据地之间,给八路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正因如此,这批新建立的挺进队也继承了同样的作战理念。队员不仅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专攻伪装与潜伏技能,学习如何隐蔽身份、与当地居民接触而不暴露自己。
他们此次任务目标明确:一是侦察南天门一带守军布防情况,二是以小队突袭禅达的指挥部,企图消灭虞师指挥官、制造后方混乱。
鬼子司令部经参谋部讨论后确定,若能一举控制该区域,便可切断我方的补给线路,进而南北合击腊戍,实现其战略布局。一旦腊戍失守,远征军退路将被阻断,整个滇西战局或许便会就此逆转。
小鬼子此次投入了极大的血本,每个小队均按四十七人满编配置,全员配备自动化火力,由两名军官统一指挥。整个小队以十五人为一个独立作战单元,构建出高度机动的突击体系。
每个作战单元的核心火力是一挺九九式轻机枪,负责中远程压制,由正副射手及一名弹药手组成专职机枪组。其余十名队员则统一配发从奥国采购的MP34冲锋枪——该枪造价昂贵,被称为“冲锋枪界的劳斯莱斯”,单价甚至接近一挺轻机枪。
不仅如此,每个小队还加强配置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掷弹兵,携带一具八九式掷弹筒。除常规榴弹外,更特别配备芥子气毒气弹与催泪弹,具备化学战能力。
中队级单位除配备野战电台保障通讯外,还直属一个重机枪小队,提供持续压制火力,并加强了一门缴获的英制迫击炮,作为远程重火力支援。如此装备水平,不仅体现出指挥部对此类突袭作战的空前重视,更使得这支部队成为一支真正为渗透、破袭和歼灭而打造的精锐力量。
喜欢。
第153章 各派相争的会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