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不客气的谈判[1/2页]

我的师座林译 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他早已洞悉约翰牛打的小盘算。华夏这套战术,无非是企图依托换装美械后的火力优势,在预设工事前大量消耗日寇,再图反击歼灭。
     其核心意图十分明确,最好能守住缅西北这片土地,再不济,也要将决战压在南部,说什么也要保住滇缅公路这条命脉。
     可这一切,对他们约翰牛而言又有什么意义?他们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片资源匮乏的殖民地,却要投入大量兵力与精力。
     更不必说还要调动部队参战,一旦失利,不仅将损兵折将,更可能危及英帕尔的安全。
     然而,Stillwell将军却从这个计划中看到了价值:它能先稳住战线。哪怕最后反攻未成,至少也能重创日寇、拖住四个师团主力,这已足够向国会交代了。
     他忽然转向林译,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林将军,你对这个方案有何见解?”
     林译的手指落在地图上某一点,“只要腊戍不丢,这个计划就有一试的余地。此地四通八达,鬼子的进攻的选择太多,我们很难完全封锁。但如果守住这里,我们的选择也很多。”
     林译在回忆中清晰地记得,当时为了打赢这场事关国家颜面的出国作战,参谋部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周密考察与计划。
     他们对战局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便放弃大城市,也要坚决守住腊戍。物资经由空运输送至密支那,再借铁路运抵腊戍,最终通过滇缅公路输送。这个方案最省最高效,为维持可以勉强撑住物资不断。同时,抓紧修筑从天竺至密支那的公路,以维持战争的持续。
     然而战败后复盘时才发现,我军溃败的根本原因,正是腊戍的失守。该地地处禅邦高原,山峦连绵,地势相对利于防守,且毗邻密支那、曼德勒等重要据点,既可迅速支援,亦能随时发起反击。
     而林译之所以坚决支持此方案,根本原因在于他坚信自己能守得住。论打防御战,他胸有成竹。鬼子的那些战术伎俩,他早已了然于胸。因此他力主先构筑坚固工事,诱敌来攻,通过层层阻击大量消耗小鬼子有生力量,最终实现围而歼之的目的。
     “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笑话!完成这个计划至少要半年多时间的修建。东瀛会眼睁睁等你把工事修完吗?一旦其发起攻击,你们才多少部队?就凭你们这些部队,靠临时工事就想挡住整整四个师团?”约翰牛的将军嗤笑着摇头,语气中尽是嘲讽。
     “那么,当初又是谁把你们的七千人从鬼子包围中救出来的?”提议者指了指自己,目光如炬的看着他,“如今我们兵力增加、装备换新,我们凭什么守不住?难道就是因为你们不行吗?”
     对面那位气焰嚣张的将军顿时语塞,一张脸涨得通红,最终只能懊丧地跌坐回椅子上。事实就摆在眼前:对方是实打实的战功,自己呢?难道要亲口提起那段溃败逃亡的狼狈经历吗?
     Stillwell将军在这时敲

第150章 不客气的谈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