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章 偷梁换柱的计划[2/2页]

我的师座林译 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这个旅是刚刚拉起来的队伍,硬是顶住了鬼子一轮又一轮攻势!现在,我再把这个旅拉过去解决本不该发生的问题,合适吗?”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唉……一时之仁啊。现在说起来,就是后悔也晚了。”
     “倒……倒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参谋长像是抓住了什么,立刻接口道,“林译的报告里不是写得清清楚楚?那边八成会出岔子,咱们临时调整不就没问题了。”
     “谁能保证一定会……”罗司令的话刚出口,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电讯科长一头撞了进来,声音带着急迫:“报告,罗司令最新的军情,虞师……虞师那边出了点状况!”
     参谋长心头一跳,猛地扭头看向罗司令。只见罗司令一个箭步上前,几乎是从电讯科长手里夺过了电文。目光如电般扫过纸面,他脸上那层厚厚的阴郁竟如同被阳光刺破的乌云,瞬间消散!他甚至没说话,顺手就把电报塞给了参谋长。
     参谋长迅速看完,紧绷的脸上也终于绽开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好!这下好办了!自然有人自己送上门来替你掩饰了。看来林译这小子,真把虞啸卿的脉摸得准准的,果然是个初出茅庐的学院派!”
     “哼!”罗司令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军校里灌的那些东西,是工具罢了,不上战场怎么会使?血水里滚一滚,才能真正刻进骨子里!”
     他突然有些感慨,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沉的疲惫,“而且指挥打仗这活儿,真是太挑人了!什么样的人该在什么样的位置,差一分一毫都不行!坐在这里指挥一场大仗,真他娘的能折寿十年!”
     罗司令之所以发出这番感慨,正是基于残酷的现实。虞啸卿所犯的错误,在当时的军官群体中颇具代表性——军校教育与战场实际严重脱节。
     虽然军官们普遍都研习过《步兵操典》,但各部队军官所学习的版本却大相径庭。段帅的保定推广的是民国二年(民二)版操典,黄埔早期也沿用此版教学。这套操典虽已显陈旧,却在实践中逐步与华夏军队的实情磨合出一定的契合度。
     然而,民国十六年那场剧变之后,为了凸显中央军的“先进性”,开始强制推行民国十七年(民十七)新版操典。
     及至后来,为应对迫在眉睫的日寇侵略威胁,庐山军官训练团又统一推行了吸收普鲁士军制经验修订而成的民国二十五年(民二十五)版操典。
     短短二十余年间,操典三易其稿,且缺乏有效的全军过渡和实战检验。这直接导致了不同部队的指挥官,其作战理念和指挥方式存在显着差异。尤其对于那些缺乏实战历练、仅凭军校所学纸上谈兵的军官而言,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往往成为致命的短板。
    喜欢。
  

第115章 偷梁换柱的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