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刹那间,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同时咆哮,密集的弹雨泼洒成一张死亡火网,死死压住残敌火力,为冲锋的步兵撕开血路!
跃出战壕的战士们如猛虎出笼:手持冲锋枪的突击手一马当先,以短促精准的点射直扑当面之敌;两侧的投弹手手臂疾挥,手榴弹划着弧线砸向顽抗的散兵坑;紧随其后的步枪兵挺着雪亮刺刀,无情地终结着地上哀嚎的伤兵。
这紧凑如潮水般的攻击,一浪高过一浪!早已被打懵的鬼子哪里还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只能丢盔弃甲,在弹雨与刺刀间狼奔豕突,全线溃退!
硝烟渐散,焦黑的战场上,这场漂亮的防御战战果赫然:陈营长的部队击毁的十一辆八九式战车残骸横陈荒野,毙伤的鬼子步兵逾百!
“好样的!打得漂亮!”王师长重重放下望远镜,胸膛里热血翻涌。这记重锤下去,鬼子势必要重新布局了。
时间,此刻就是生命。王师长比谁都清楚:多熬住一分钟,前线的弟兄们就能少流一分钟的血!他强压下心头的焦灼,面上却沉静如水。
“报告师座!闫上校率增援部队两个营已到,正在指挥所外待命!”传令兵疾步而入,带来这期盼已久的消息,如甘霖般及时。
“谢天谢地!林兄的救兵到了!咱们师的弟兄有救了!”一股巨大的欣喜瞬间冲散了紧绷的神经。他下意识地整了整风纪扣,大步流星迎出门去。眼下的危局,看来是过去了。
然而战场的另一边,林译正拍案而起:“这算什么命令?谁下的指挥?敌情如此明朗还这么打,简直是瞎搞!”
他敲着地图厉声斥责:“稍有常识都该明白!眼下鬼子主攻腊戍,摆明了是要切断我们的供应线!我们就该严防龙陵!再怎么调兵遣将,也绝不该把原先驻防的部队调过来啊!”
林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深知虞啸卿其人:一个理想主义者,却根本不懂打仗。讽刺的是,虞啸卿自己就曾一语道破玄机。他评价竹内联队副联队长立花奇雄“身世显赫,论谋勇却有纸上谈兵之嫌”——这话,倒像是虞啸卿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评语!
虞啸卿最大的倚仗,是麾下忠心耿耿的“四大天王”,是那数百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是手中精良的武器。
若能将这些优势与南天门固若金汤的阵地及得天独厚的地形相结合,他完全有能力顶住日寇一个联队乃至一个旅团的短期猛攻。
只要龙陵不失,待腊戌战局明朗,日寇自会退却。然而,眼下的部署却令人忧心:一旦援军遭敌迟滞,鬼子撵着第6军跑的同时再派出小股部队实施迂回……
虞啸卿的部队像散沙,全靠那些老兵撑着门面。有他们在,部队尚且能勉强维持住战力,固守阵地林译都暗自捏着把汗;若真要主动出击驰援,那光景简直不敢想象。
万一真的溃败了,那不就自然形成两军自然包夹龙陵的态势?怕是补给线就难保了。
喜欢。
第113章 腊戍交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