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提供着战争机器所需的大部分战略物资,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这些利润的背后,是华夏人民的无尽苦难与鲜血。然而,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对华夏的苦难视而不见。
     唯一促使他们采取外交行动的,是霓虹国对东南亚的介入,这一举动对他们的殖民地构成了直接威胁。即便如此,他们的行动也仅仅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认为霓虹国不敢轻举妄动。
     灯塔国现在是既要又要,国会允许国内以捐款形式向华夏提供援助。他们甚至默许退役军官、飞行员等进入华夏,以雇佣兵的身份参与战斗,以此向霓虹国施加压力。这种方式,既不用掏钱,又可以使霓虹国陷入战争泥潭。
     林译的那些建议,最终仅仅成为了备忘录中尘封的一页,再也无人问津。他的名字,也仅仅是在两国沟通人员的名单上的一个符号。
     然而,这份报告也并非全然无用。至少,基于这份报告的内容,灯塔国决定向华夏提供一千万美元的优质钢材、机床及汽油等物资,而这些援助则以猪鬃作为代偿品,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归还本息租借协议。
     林译的部队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壮大,尽管零星的战斗几乎没有停过,但兵员的补充却从未停歇。如今,他的麾下已汇聚了近八千战士,足以称之为一支师级规模的部队。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法币的不断贬值,军费问题日益严峻。林译的粮食储备已接近枯竭,部队面临着断炊的危机。
     就在这紧要关头,那个久违的光影再次在梦中浮现。这一次,它带着几分得意之色说道:“干的不错,这次的充能时间确实够长。那些两面三刀的家伙,是时候让他们付出点代价了。阿译,你要继续努力建设部队,这个约翰牛的仓库,我已经帮你掏了个底朝天。这些物资足够支撑到你出征的那一刻。”
     刹那间,空间再次被堆得满满当当,这一次的物资之丰富,令人瞠目结舌。看来,约翰牛这个老牌强国的底蕴依然不容小觑。
     上百万加仑的汽油、千万发7.7毫米子弹、一万支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千挺布伦轻机枪、五百挺维克斯重机枪、五十门两磅反坦克炮、12门25磅野炮,以及大量的面粉和罐头,这些物资如同及时雨一般,为林译的部队注入了新的生机。
     林译并未安于现状,战争的洗礼让他褪去了曾经的迂腐,变得愈发务实且深谙上峰所需。他利用书信往来与两国代表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此作为掩护,暗中在黑市上大规模交易。步枪、机枪、弹药、汽油等军需品如流水般涌入市场,再进口各种急需物资。
     滇缅公路成为了他的补给线,通过这条繁忙的路线,他源源不断地进口了大量急需的物资。在此过程中,军部的官员与特派员们也从中捞取了不菲的好处,彼此间形成了某种默契。
     在如今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各显神通,只不过林译似乎凭借着洋人的暗中支持,将生意做得更为红火,规模更为庞大。上峰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如今一个上校240块的月薪,在市场上大概就能买一袋米。不让他们自己搞钱,财政无法支撑。
    喜欢。
  

第37章 积极备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