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好,那不知道各位能否回答我这个问题——他们的星门,运力能有多少?”布莱德看到没有人反对,遂开口问。
“根据合理推测,对方的星门应该是瓦尔克人的技术。”出席的专业情报军官只有莱因哈特,因此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也只有他,“艾辛格直到被敌方占据之前,星系内部都没有修建星门的迹象,冥河之门战役时对敌方星系的勘察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冥河之门战役到新维多利亚战役,中间相隔不到半年,能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修建一座星门,只有瓦尔克人了。”
“如果是瓦尔克的星门,那问题就很好解答了。”达米安听完莱因哈特的分析后点了点头,“瓦尔克人的技术我们很清楚,他们擅长快速建造巨构,但是相对应的,其建造的巨构在性能上往往也有所欠缺,一般认为瓦尔克人建造的星门,其运力只能相当于联邦星门的百分之70左右。”
“好,那么下一个问题,想要维持一支大规模的首都守备舰队的同时,还要应付第六舰队的袭扰,需要的运力和物资又是多少?维持一个国家运转,所需的物资又是多少?他们境内只有少量的三级工业世界,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的运转吗?”
布莱德这几个问题一出口,与会的人立刻就明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所谓当局者迷,达米安等人的关注点一直在舰队战上,而布莱德毕竟是国防军总司令,看问题要比其他人高出几个段位。他的方案就隐藏在这几个问题里,并且并不复杂——用后勤拖死敌方。
这可不是简单的军队后勤这么简单,现在的人类帝国完全是在战时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物资都得纳入后勤管理体系。而帝国最大的问题始终只有两个——工业能力不足,人力资源不足。
俗话说得好,没人没枪你造什么反。特留尼西特一世面临现在的情况,心里也很后悔。他原本的想法并不复杂,北方星域是联邦五大星域里最年轻的一个,尤其是在上次大战之后,从瓦尔克人身上扯下来的肉最后都长到北方星域了,这意味着北方星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控制面积增长了近一倍。
如此迅速地扩张只会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而这对特留尼西特这种反贼而言,是完美的土壤。
但是他恰恰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北方星域作为上次大战的主战场,整个星域的凝聚力和武德不是一般的充沛。哪怕是挥舞着末日武器这种大棒,他也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维持住这二十多三十个恒星系的疆域。
按理说二十多个恒星系也不少了,但是特留尼西特刚想停止军事动作开始发展,迎接他的就是国防军几乎没有间断的袭扰攻击。
“可是,国际观瞻上……”莱因哈特开口。
“放心,他们迟早得打出来。”已然理会了布莱德意思的达米安对莱因哈特说,“我们只要保持在新维多利亚的存在,他们就必然要在艾辛格囤积大量兵力以防我们突袭,而以艾辛格的工业能力,就算有星门提供运力,想要维持一支大规模舰队存在也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不被我们耗死,他们必须要消除联合舰队的存在,降低首都的国防压力。”
“如果他们再修几座星门呢?”廖勇换了个角度,提出了问题。
“那就得看瓦尔克和钢铁军团联合体方面愿不愿意打一场全面战争了。”布莱德冷笑一声,“虽然叛匪很有可能使用了先驱者技术,导致我方的情报人员始终无法渗透,但是对那两个国家,我们的情报不说多少,至少还是有的。”
喜欢。
第218章 耗死他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