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继承人的。”
两人这才不说话了。
林观复刚过元旦,带着扩建方案去县农行找行长贷款。
谁想到这次居然遇到了阻碍。
行长一脸为难:“贷款啊……你去年刚贷款完还上,又要贷啊?”
林观复翻开账本:“这次是抵押贷款,厂里的固定资产可以作为抵押资产,按照七成贷款额度算……”
“不是抵押的问题。”行长打断她的生意,压低生意说,“不是我们不给批,是政策有变化,贷款额度全部压缩了30%。”
林观复瞳孔骤缩,意识到这不是行长为难人,而是政策变化。
她走出银行时去了一趟县里新开的百货公司,门口排着长队,这种场景更像是害怕物价上涨。
收音机里面的广播也传来不妙的消息:“……采取紧缩政策,抑制经济过热……”
坏消息向来不是独自来的。
很快,各方面的压力都涌了上来,县卫生局对于乡镇企业送检的费用增加了,二手市场设备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供销社的结算周期也要延长……
林观复因为前一年的资金还不至于立刻断供,而且冷库项目可以暂时搁置,她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政策紧缩的情况下,接下来是咬咬牙勒紧裤腰带挺过去,还是寻找一条生路。
这些担忧厂里的员工自然不知道,林观复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思考着前路。
第一条路:减产保本,这就意味着员工乃至于背靠罐头厂过活的相关产业和人员有一部分要被舍弃掉;
第二条路:借钱硬撑,但找个利息可就不是之前的那么宽松,能压死人;
第三条路:……扩大市场。
既然政策下来就不可能是针对银石镇,眼光再放在国内就要钻牛角尖了。
林观复手里的钢笔不自觉地在纸上留下印迹。
她深呼吸一口,得想办法弄到一张广交会的入场券。
喜欢。
第21章 八十年代哄骗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2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