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4章 老朱:咱老朱家的种,不能变成废物![2/2页]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蜗牛吃螃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至于涨价的原因——很多老板不计成本的抢购这些东西。
     到第二日,城中、城外地皮价格跟着涨了起来。
     起来晚了的商贾,刚打算把自己作坊旁边的地皮买下,用来扩建作坊。
     结果被告知,早晨的时候,地皮就被卖出去了,现在要买地,得往外再寻五里地!
     等中午时分,城里除了米面肉菜没有涨价以外,其余东西都或多或少都涨价了。
     除了东西涨价以外,城里又又又张贴招聘启事了,月钱相比之前,提高了三成。
     还在工厂做工的工人,一大早就听到东家宣布,每日做工时间延长一个时辰,月钱上涨三成!
     原本三百文一月的,直接涨到三百九十文。
     原本三百五十文的,涨到四百二十文!
     以往四百文的月钱,那是管事才能拿到的,现在工人就能拿到这么高的月钱。
     这不是几家作坊工厂在涨月钱,而是整个京城的东家都在涨。
     像一家有五六口人都在作坊工厂打工的,一月甚至能拿到二两银子。
     这可是二两银子啊!
     放在以前,那可是富户人家才能赚到的。
     一月二两银子,一年就是二十四两银子,只需要六七年,就能在京城西城买上一栋房子。
     当然,那是从前,现在京城房子的价格,可是翻了五倍不止!
     那些租房打工的人还没高兴两天,房东就找上门来。
     要么是房租要涨,要么是地皮要涨。
     在原本的租金上,涨五成!
     你要是觉得贵,对不起,房子、地皮不租给你了,哪凉快,你待哪去!
     大明可不像后世,有什么违约补偿。
     房子地皮都是房东的,他爱租给谁就租给谁,官府都管不着。
     大不了,把房租退给租客就是了。
     反正城里想租房的人多,走了一个,还有下一个!
     这涨的工钱还没拿到手,房东就要涨房租。
     有的租客拖家带口,七八个人租个院子的,面对高昂的房租,干脆不租了,直接在城外寻了地皮盖茅草屋!
     住哪不是住?
     城外租金便宜,离作坊工厂又近,每日不用起那么早,急急慌慌的赶去工厂做工。
     有这想法的人不少。
     最开始城外的窝棚还是零零散散的,没过多少时日,窝棚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最初只是极其简陋的草棚子,四面透风。
     渐渐地,一些手巧的、或是木匠人家的,开始用树枝和泥土垒起半人高的矮墙,顶上铺上更厚的草,糊上泥浆防风。
     虽然依旧简陋,但总算有了个家的雏形。
     简陋的窝棚连成了片,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城外棚户区。
     精明的货郎很快嗅到了商机,挑着担子、推着小车来这里贩卖些针头线脑、粗盐酱醋;甚至有人支起了简易的茶摊,卖些便宜的粗茶和馒头。
     朝廷还没决定扩城,工人自发的在城外先扩建起来了。
    喜欢。
  

第344章 老朱:咱老朱家的种,不能变成废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