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并州到神都洛阳,足有千里之遥,路途艰险,匪患丛生,更兼有妖物偶尔出没,寻常商旅往往结伴而行,雇佣镖师护卫。
白秋雨与杨映雪一行五人,却只凭着几匹快马,一路跋山涉水、乘舟渡河,穿越荒村野庙,连续十日不停赶路。
即便寻常武夫也难扛住这等艰辛,但他们硬是咬牙挺了下来。
一路上换五次马,累死十匹。
照白秋雨与杨映雪的推算,按照那队黑衣人沿着官道前行速度,怕是三至五日后才会赶到神都。
即便那县令给神都收镖人飞鸽传书,也会晚上一两日。
有这段时间差,他们就先赢了一半了。
白秋雨身中奇痒邪术,为了尝试用黑狗血祛邪,可沿途遇见各色野狗,白的、花的、黄的,偏偏邪门的是,竟没一只纯黑的五黑犬。
反倒撞上一头通玄初境的黑色狼妖,白秋雨挥刀斩妖,取狼血时被溅得一身鲜血。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抑或是犬狼同祖,狼血竟真起了效。
他身上那邪痒渐渐消退,到第十日,已完全不痒了。
只是白秋雨仍时不时想挠两下,仿佛那痒已钻入习惯之中。
驾~
他低喝一声,轻夹马腹,沿官道向前疾驰。
杨映雪与他并肩而行,身后跟着三位精悍镖师,人虽疲马虽乏,但眼神依旧锐利。
她抬手指向前方一道蜿蜒山坳,朗声道:“穿过前面那道山坳,就能望见神都洛阳了!”
白秋雨顺手挠了挠后背,举目望向官道,天还未大亮,道上却已人影绰绰。
他不禁感叹:“这么早,前往神都的人就已经如此之多?”
果然,越往前行,越见人马络绎不绝。
策骑的、步行的、拖家带口的流民、装饰华丽的商队、异国样式的马车与使团……从四面八方的小路汇入主干道,如百川归海,浩浩荡荡涌向东方。
不同乡音交织喧杂,虽然人人面带风霜,难掩疲惫,一双双眼却透着期待——既是对神都的向往,亦是对更好生活的渴望。
白秋雨从未到过神都,只听说洛阳城是天下最雄伟、最宽广,无出其右。更是比那以城为国的雪都还宽出十一条大街。
他握紧缰绳,目光中不由地带上了几分向往与憧憬。
此刻正值清晨,旭日未升,林间天际弥漫沉雾,道旁茅草尖上露水晶莹剔透。
当微风拂过山坳,带着湿润的泥土和青草气息拂面而来。
白秋雨策马穿出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他下意识睁大双眼,呼吸一滞。
平原一览无余,在那麦浪的尽头,一座黑褐色巨城自大地崛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若拿沅州秘境中的黑古城与之相比,简直如芝麻见西瓜。
曾有西荒剑仙初至神都,叹为观止,誉其为“天下第一城”。
亦有云游诗人见此雄城,激动地摔碎酒壶,吟诗赞颂,其诗名:【我曾行遍九州路,惊望洛城接云天。砖石犹凝千朝霜,天下谁堪与并肩?】
更有异国王公世子入朝后,沉迷酒肆乐坊,纵情声色,竟终日乐不思蜀。
待雾霭渐散,一轮红日自洛阳城后方缓缓爬升,光芒万丈,为整座巨城镀上一层金辉。
道上行人皆沐霞光,如朝圣者般迎着旭日,穿过金黄麦田,在城门外排起长队,井然有序地等候入城。
这神都城墙高耸入云,砖石皆由武夫与炼器师特制,历经数朝风雨战火,仍屹立不倒。
在大齐先帝统治下更是大规模扩建,那十一条新街便是象征之一。
而大齐的疆域在前朝的版图上,再扩大一半,东扩至极地之海,西抵苦海……曾九次击退妖土侵犯,将其压制在关外一隅,不敢出犯。
虽然历代王朝皆难逃盛衰轮回,大齐却凭其坚韧血脉,历经七起七落,仍将先帝鸿图延续至乾启十八年。
当今皇帝更曾在百臣宴前扬言,国祚将延绵五百载、千载,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座不朽丰碑,照耀万世子孙。
此言虽是帝王宴饮之时的豪语,却无人敢质疑——只因大齐身后,有天下四大儒门圣地之一的“阳明书院”坐镇。
书院位于神都以北十里的良知山脉中,如今城外络绎不绝的人流,也多与书院招收学子有关。
距城百丈,白秋雨勒马停驻,眺望雄城,心中波澜暗涌。
身旁杨映雪轻笑一声,开口道:“神
第一百零三章 神都洛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