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2章 借命术[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布包,里面装着几本泛黄的修炼秘籍,眼底虽有贪念,却未完全泯灭良知,见了老人小孩还会主动避让; 可如今,那份质朴早已被邪力蛀空,只剩下阴戾与算计,恰如他们之间的关系,在这颠倒的修炼格局里,早就被泡得发酸发腐,透着说不出的凶险。
     坛沿刻着的“同治八年”字样已模糊不清,却仍能感受到岁月沉淀的厚重,坛身布满细密的裂纹,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光阴的故事,反衬出人心的易变,不过短短数年,一个人竟能堕落至此。
     汪经纬就像这坛子里的杂菜,新旧气息缠在一处,表面看着寻常,底下却藏着数不清的勾连——他那些不为人知的修炼法门、与阴邪势力的隐秘往来,像是泡在坛底的老料,永远摸不清深浅。
     去年秋收时,有人见他深夜在乱葬岗挖掘棺木,棺中尸体的指尖都缠着红线,红线用的是婴儿的脐带血浸泡过的,显然是被他用来施展“借命术”,那法术能窃取死者的残余阳寿,为己所用,却会导致死者怨气大增,化作厉鬼; 上个月,西边山坳的百年老槐突然枯死,树心被挖空,里面塞满了黑色的毛发,那些毛发来自不同的人,根根直立,带着强烈的怨念,懂行的人一看便知是“炼煞术”的痕迹,此术修成后,能驱使百鬼,为祸一方。
     可她樊幺妹能攥在手里的,始终只有这么一小碟单薄的酸意,在他那盘根错节的修炼棋局里,她不过是枚边缘的弃子,连靠近核心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被无形力量困住的感觉,像坠在深潭里,四周都是滑腻的石壁,石壁上布满了前人抓挠的血痕,每一道都在诉说着绝望——那石壁是他的阴邪手段,是这扭曲的修炼规则,更是她自己挣不脱的执念,明知前路凶险,却仍要咬牙坚持,只因身后是需要守护的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樊幺妹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当年在蜀中修炼界也算小有名气,凭着一手“青露凝气”的法门,十七岁便凝聚了第一缕本命真气,曾被前辈断言“前途不可限量”。
     她的师父是青城山白云观的清虚道长,一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临终前将祖传的“凝露盏”传给她,那盏是用昆仑山上的万年寒冰雕琢而成,盏身通透,能聚天地之露,淬练真气,是修行的至宝,盏底刻着“守正辟邪”四个篆字,时刻提醒着她修行的初心。
     可如今在这光怪陆离的境地里,她这点修为在汪经纬眼里,早已如隔夜的冷粥,没了半分热气。
     她暗自思忖:这家伙的修炼路数邪门得很,像是在淬毒的泥潭里滚过,越是极端的法子,他越是敢试——吞噬阴魂、炼化邪器,旁人避之不及的禁忌,他却视作捷径。
     这般折腾下来,他的真气非但没溃散,反而凝练得如同玄铁,只是那股子邪气,隔着三丈远都能呛得人肺腑发疼,上次交手时,她的衣袖不慎沾到他的真气,回去后三天三夜都在发烫,布料下的皮肤红肿起泡,最后只能用三滴“凝露”才彻底中和,那三滴凝露是她攒了半年才凝聚而成,珍贵无比。
     说不定,自己这“青露凝气”的纯正法门,在他眼里,真不如这碗浸了阴邪灵力的白米饭——毕竟米饭能填肚子,而她的正道修为,早已成了他眼中碍眼的“规矩”。
    喜欢。
  

第312章 借命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