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此时,他自身的阳气达到顶峰,能够抵御一切邪祟的侵扰,并且能够更好地引导天地灵气入体,如同一位强大的向导,能带着同伴穿越危险的丛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杏花嫂在经历了情绪的巨大波动后,虽需静养调息,但午后的阳气恰好能助她梳理紊乱的气息,使体内灵气逐渐归位,更容易与天地灵气呼应,从而实现修炼中阴阳二气的自然调和,借助天地之力开启气运的新篇,在修炼之路上迈出关键的一步,如同攀登山峰的人,找到了最稳固的落脚点。
自从见识了那神奇的梯子所蕴含的天地法则——那梯子的每一级都对应着一个时辰的灵气节点,踏错一步便会气血翻涌,如同踩错了琴弦,发出刺耳的噪音,伤及自身——邱癫子的决心就如同磐石一般坚定,任谁也无法撼动。
再大的动荡和突发状况,都无法动摇他早已制定好的计划,如同泰山般稳固,不为外界所动。
那梯子,仿佛是来自上古的神器,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指引着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顺应天命,契合修炼之道。
有这三大理由支撑,主动权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邱癫子又怎会像那些只知道满足自己急于突破渴望的庸俗之辈一样,贸然行事、急于求成呢?
他要的不是一时的精进,而是长久的大道坦途,如同建造高楼,宁愿慢一点,也要打好坚实的地基,确保百年不倒。
主意已定,新的难题却接踵而至:该如何安抚这个内心已经受到极大伤害,且因情绪波动导致灵气紊乱的女人呢?
邱癫子收起吐纳的姿势,拿起石桌上的小册子,走到杏花嫂面前,将册子递过去,语气平和如秋水,没有一丝波澜:“这是我入门时的吐纳要诀,你且拿去,按图索骥,先稳住气息。”
他的指尖与册子接触的地方,残留着淡淡的真气,能让册子散发出一股安抚人心的暖意。
杏花嫂接过册子,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呼吸的节奏——“吸四息,停六息,呼八息”,墨迹虽淡却清晰可辨,每一个字都透着认真与严谨。
她低头翻看,看到其中一页用小楷写着“气乱时,观鼻尖白,守丹田暖”,正是应对心绪不宁的法门,那字迹娟秀工整,显然是经过反复练习才有的功底。
眼眶又是一热,却不再是悲伤,而是被这份雪中送炭的点拨所触动,如同在寒冷的冬夜得到了一盆温暖的炭火。
邱癫子开始对杏花嫂好言相劝,话语中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那是常年诵读经文培养出的语调,沉稳而富有穿透力,能直抵人心底的浮躁。
他说:“修炼如行船,风波难免,关键是要掌好自己的舵。你看这雪再大,也掩不住土里的生机,等到来年开春,该发芽的总会发芽。”
他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修炼的道理融入自然现象之中,浅显易懂却又发人深省。
他温柔安慰,尽力体恤她的心情,却句句不离修炼的真谛:“此刻你的气血如沸汤,需得用‘静功来降温。去灶房烧壶热水,泡上去年的陈皮,陈皮性温,能理气化痰,边喝边练‘数息法,从一数到百,周而复始,等气息匀了,咱们再论后续的‘桩功。桩功是根基,根基稳了,才能建起高楼大厦。”
杏花嫂点头,捧着册子往灶房走,脚步虽慢却已不再踉跄,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像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节奏。
雪仍在下,却仿佛小了些,落在她肩头时,不再是冰冷的重量,反倒像一层薄薄的铠甲,护着她重新燃起的修炼之心,那心如同微弱的火苗,虽小却顽强地燃烧着。
邱癫子望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石桌上残留的雪痕,拿起自己的罗盘,开始推演午后的灵气走向。
罗盘的指针在他手中微微颤动,指向不同的方位,他不时在随身携带的羊皮纸上记录着什么,字迹工整而快速。
他要为接下来的共修做好万全准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契合天地大道,不涉半分苟且,只论纯粹的修炼进阶,如同一位严谨的工匠,在打造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灶房的烟囱很快升起了袅袅炊烟,与天上的雪雾交融在一起,在老农会大院的上空,织出一幅静谧而充满希望的图景。
那炊烟笔直而稳定,像一根连接天地的丝线,将人间的烟火气与天上的灵气相连。
杏花嫂坐在灶门前,一边添柴,一边按着册子上的口诀调整呼吸。
柴火“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映在她的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让她的眼神渐渐变得清澈而坚定。
她知道,修炼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与挫折,但只要守住道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哪怕风雨兼程,终能抵达彼岸,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喜欢。
第275章 掌好自己的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