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育花人[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花,拥有花玉体质,所以也是花女——不是如花似玉的女人,她本身就是花,是天地灵气凝聚而成的奇迹,她哭泣时落下的眼泪会变成小小的杏花瓣,落在地上片刻后才消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确定这一点后,一大堆难题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向她们涌来。
     她的家在哪里?
     父母双亡,只能由族人暂时抚养; 归宿何处?
     必须找到能与她体质相合的人家; 如何用草药调理她的体质?
     需要用当归、枸杞等三十余种草药,按季节炮制; 谁能与她的能量相契?
     必须是“千筋俅”无疑; 有哪些食物是她不能碰的?
     《枕席鉴》中提到,红杏体质忌吃兔肉和螃蟹,否则会引发胎记变色; 需要增添哪些防护措施?
     夜里需在她床边放置桃木剑,门上需贴八卦符……
     更不得不考虑的是,一花独放不是春,杏花出现了,其他的花呢,会不会也有?
     都有谁?
     又在哪里?
     如何安排好各自的育花人?
     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神秘的谜团,缠绕在她们心头,等待着去解开。
     当然,遇到这样的难题,她们不可能不报告给陈家,那封用蝇头小楷写就的信,由专人快马送往陈家学堂,信纸是用桑皮纸制作的,坚韧耐用,信封上盖着两个老婆子的私印——稳婆的印是“接生渡厄”,媒婆的印是“月老牵线”,以示郑重。
     二十多年后,在那个与汪经纬不可言说的夜晚——那晚乌云密布,连狗都不叫,仿佛预示着什么; 在樊幺妹说出“千宝争艳满人间”之前,第一朵丹田杏花出现时,两个对忧乐沟影响深远的老婆子就开始了艰难的布局,其中就包括黎杏花的婚姻。
     她们知道,这桩婚事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忧乐沟的安宁,就像棋盘上的关键一子,落子无悔,影响全局。
     根据两个老婆子的研判,五花中的杏花天性早熟,就像山间的野杏,总比其他果树先挂果,三月开花,五月便已青涩可食。
     她们推算,最迟必须在她十七岁那年嫁出去,顾不了国家规定的晚婚年龄——那时国家提倡男二十二、女二十结婚,早婚需缴纳罚款。
     即便到时候由她们代缴早婚罚款也认了,稳婆甚至提前攒下了二十元钱,藏在樟木匣子里,用油纸包了三层。
     因为“一到十八,嗨得没法”——那时杏花的力量会完全觉醒,若未找到匹配的“千筋俅”,很可能会失控,轻则引发高烧不退,重则可能引发火灾,再嫁就太迟了。
     思来想去,她们决定先找出几家合适的婆家作为备选,早做打算,以免到时手忙脚乱。
     上上之选自然是陈家,陈家那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如同深海中的定海神针,天大的难事到了陈家都能迎刃而解——三十年前忧乐沟闹瘟疫,就是陈家送来的草药方子救了全村人。
     况且忧乐沟的美少女谁不想嫁入陈家,那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对未来的保障,是一种无上的荣耀,陈家媳妇出门都能受到村民的尊敬,孩子们见了都要行礼。
     但也正因这个选择太好,反而被立刻排除——陈家的事,以她们的威望也不敢插手,那家族如同笼罩着一层迷雾,内部规矩森严,外人难以窥探,据说连丫鬟都要会背《论语》; 陈家适龄的男子要么参军去了远方,要么潜心读书不问世事,一时竟无合适人选。
     排除陈家后,占据了陈家老宅的汪家顺理成章地成为首选。
     媒婆子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用手指点着桌面说道:“这家就很好!别人不知,我们还不清楚?陈家老宅地气旺盛,数百年来稳居忧乐沟之首,地下从未断过,你看那院子里的井水,常年不涸,冬暖夏凉。
     黎杏花只要进了汪家,抛开汪家家底不说,单是吸收那里的地气,就能滋养她的花体,受用无穷,将来必能平安顺遂。”
     稳婆子却皱起了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提出了反对意见:“既然你提正方意见,那我当反方,说说不利因素。
     只有我们极少数人知道,忧乐沟的地气呈蛇型,从东头的山涧一直蜿蜒到西头的河滩,全长四十五里。
     蛇无头不行,陈家老宅在蛇头部位,整条忧乐沟地灵之气都会回归此处。
     但这几年情况不同了,汪家翻修房屋时改动了地基,把原来的青石地基换成了红砖,使得地气乱窜。
     依我看,蛇头地气受阻,多半会回归蛇胆部位——也就是长生居一带。
     ? ?不惜笔墨,在小说的正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关键章节,不惜拖慢情节,也要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写风水上的得失细节,就是在为全书夯实风水上的基础。
    喜欢。
  

第59章 育花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