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艰辛与奉献[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织出百种花纹,这亦是伟大; 而她们的技艺,能守护生命与幸福,让新生命平安降生,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更是伟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位伟人,也都是从平凡中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就像陈家先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教书先生,却凭借着对知识的执着传承,创办了陈家学堂,培养出无数人才,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乡野贤达,开创了陈家百年基业,让陈家成为了忧乐沟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文化象征。
     在这神秘的世界里,解决难题如同探寻神秘的宝藏,时机至关重要。
     越早介入,就越有可能掌握主动,化解危机于萌芽之中,如同医生在疾病初期用药,几副药便能痊愈; 若等到病入膏肓,再好的医术也回天乏术。
     即便有些解决问题的条件尚未成熟,至少也能提前做好准备,为未来的胜利埋下希望的种子,如同冬日里储存的火种,等待春天点燃篝火——猎人会在秋天储存干粮,以备冬天大雪封山; 农民会在收割后翻耕土地,为来年播种做准备; 而她们,则会在危机尚未显现时,便开始观察、分析、布局,确保一旦事发便能从容应对。
     预防,是解决难题的首选方案,如同神秘的咒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主动出击、趁早行动、提前谋划、着眼现在与未来、运用前馈控制等,这些都是预防的关键要点。
     在秘卷中,这些要点被浓缩成了太初太阳的“太”字——那字的写法别具一格,一横如地平线,象征着广阔的大地; 一点似朝阳初升,代表着新生的希望,仿佛是一把开启神秘之门的钥匙,能打开通往未来的通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古老的词汇与现代人的习惯用语渐行渐远,许多人已经无法读懂四大秘卷中所蕴含的神秘智慧,只能将其当作普通的医书或杂记——药铺的掌柜会把《接引笺》当作草药图谱,媒婆的学徒会把《蜂花柬》当成说媒话术,他们看不到字里行间的能量流动,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如同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稳婆子和媒婆子却如同神秘的使者,深刻领悟了秘卷中的真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在这个自由恋爱和新式婚姻盛行的时代,婚姻的红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打乱,年轻人信奉“爱情自由”,不再由媒人轻易掌控,许多父母也尊重子女的选择,不再强行包办。
     在乡村,职业化和半职业化的媒人越来越少,大多数媒人都是在婚姻已成事实之后才介入其中,如同事后的修补匠,只负责流程性的事务,像通知亲友、安排婚宴等,失去了传统媒人的撮合作用。
     然而,媒婆子和她的徒弟们却逆势而行,坚持主动上门做媒。
     她们带着自制的糕点——有桂花糕、芝麻酥、绿豆饼等,都是用自家种的食材制作,干净卫生,味道香甜,走村串户,观察适婚男女的品性与家境。
     看到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她们会记在本子上,留意是否有合适的姑娘; 遇到温柔贤淑的姑娘,她们会主动打听其择偶标准,寻找匹配的对象。
     她们的行为在旁人看来,不仅是厚着脸皮,更是一种自讨没趣的举动,被人嘲笑为“用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甚至被误解为贪图媒钱——有人说她们是想骗吃骗喝,有人则认为她们是想从中捞取好处。
     但只有她们自己清楚,这是秘卷赋予她们的使命,是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
     主动做媒,是为了预防一些家庭因错过机会而错失一生的幸福——有的青年男女因羞涩而不敢表露心意,明明互相爱慕却擦肩而过,最终各自成家后郁郁寡欢; 有的因家境差异而不敢奢望,明明郎才女貌却因门户之见而无法结合,留下终身遗憾。
     媒婆子的主动介入,仿佛是在幽暗中为人们指引着爱情的方向,让合适的人能走到一起,组建幸福的家庭,让世间多一份欢笑,少一份叹息。
     同样,稳婆子和她的徒弟们坚持为产妇做产前检查,带着听诊器和草药包,翻山越岭去偏远的山村,哪怕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山沟,她们也会定期前往。
     这是为了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难题——胎位不正的及时纠正,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让胎儿在腹中调整姿势; 营养不良的合理调理,根据产妇的体质,开出食疗方子,用普通的食材补充营养; 孕期疾病的尽早治疗,发现感冒、水肿等症状,及时用药,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胎儿。
     她们如同细心的守护者,在生命诞生的前夕,默默地守护着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让产妇能平安生产,让婴儿能健康降生,她们的足迹遍布忧乐沟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孕妇,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送子观音”。
    喜欢。
  

第57章 艰辛与奉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