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三青团在豫东各校蹲了几个月,连口汤都没喝着。34;
     王旭东此时想起什么,忽然压低声音:34;三青团的陈明远昨天起身去了渝城。34;
     包国维冷笑:34;告状?晚了!白纸黑字的入伍自愿书,他还能把学生抢回去?34;
     众人皆是一笑,第三绥署成立后,中央向豫东派驻了一些直属机构,原本的豫省三青团总部也搬迁至了郑城,
     三青团不仅是为了在豫东地区与协约党争夺青年资源,还隐隐代替了军统的一些职责。
     因为军统并没有在明面上向第三绥署派遣分部情报站,毕竟第三绥署司令和军统可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此时,训练场上有一抹深蓝色的身影逆光而来,穿过列队侧翼,不顾周围参谋、警卫纷纷投来的惊疑目光,快步朝检阅台方向而来。
     那人正是情报处长宋端,军装上连灰都没拍干净,脸色却比往日阴沉几分,神情急促得几乎压不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一手紧握着一份还带着折痕的外埠日报,另一手扶了扶帽檐,低声在包国维耳边道了句:
     “出事了!”
     包国维眉梢未动,只缓缓将目光从操场收回,扫了眼他手中的报纸。
     标题下是模糊的黑白相片,一张熟悉而让人反胃的面孔端端地站在第一排,中山装、白底袖章、笑容从容。
     他并不惊讶。
     王兆卫的事,他在武城会战后就秘密向老上级李铮提醒过此事,只是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
     这并不是一场仓促的变节,而是一出缓慢布局、精细脱身的投诚。
     那人早在数月前便有异动,借养病之名潜往交趾,表面借口养病,实则密谋新的出路。
     同盟政府议长在得到情报后将其纳入“危险名单”,军统派出最强杀手十三太保悄然潜入河内,准备潜入其在河内住宅进行暗杀。
     但计划失败了,行动人员误杀秘书曾众民,促使王彻底下定决心投日。
     王兆卫借此机会装作受刺威胁紧急撤离。
     随行者包括其妻、秘书、子女,以及一众心腹,一行人由日军特务机关掩护,经海路直奔上沪。
     近卫文麿敏锐地捕捉到这颗“漂浮的棋子”,立即推迟原定对渝城的谈判,转而全力推进与王氏阵营的接洽。
     在此之前,王的心腹代表曾秘密前往上沪,与日本密使影佐贞昭在上沪重光堂会谈,达成了《日华协议》
     而抵达了上沪的王兆卫提出一份所谓“中和路线八项议案”,主张重组中日和平条约,重构华中治理结构。
     渝城方面收到密报,震动极大,议长在其南山官邸的会议上强硬表态:34;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王兆卫卖国谋身,已非我党之人!34;。
     军统内部将王逆纳为最高刺杀目标——赏格十万大洋。
     而就在今日上午,沦陷区所有日媒头版,统一刊载《南都朝日新闻》导语:
     “中日提携新阶段——热烈祝贺同盟政府成立”
     而王伪政权机关报则高调宣布:
     “同盟政府还都南京 王总裁领导和平复国”
     日本人终于如愿以偿,在尚未重建完成的废墟上,搭起了一个新的傀儡舞台。
     而这一次,台上的演员,不再是所谓“维新派将领”,而是叛逃出去的“同盟中枢”。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
     同盟党中常委扩大会议也在今日上午紧急召开,当场通过决议:开除王兆卫党籍,废除一切职务任命。
     中央日报紧随其后报道,“王逆兆卫公然叛国 南都傀儡戏今日开锣”
     《大工报》则发出长评:
     《解剖伪组织:从王逆到小喽啰的卖身契》
     而协约党《新华夏日报》于同日发表社论:《坚决粉碎王伪中央》
     “王逆之流不过是东洋铁蹄下的走狗与道具,他们的政府是空壳,他们的军队是买办,他们的复国不过是给帝国主义再插一面旗。”
    喜欢。
  

第346章 局势分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