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月三十日,商都城东北部,模范师军营附近。
     雨刚停不久,街巷积水尚未退尽,地面上映着破碎的屋檐与残瓦影子。
     空气里飘着一股说不清是泥水、腐草,还是未散尽的硝烟味。
     坊民们在街口清理着雨后与空袭后的残渣——砖块、灰尘、断裂的门板,还有一只被炸焦了半边的簸箕正被两个孩子踢来踢去。
     这时,从军营方向传来一阵短促刺耳的哨声,紧接着就是杂乱的脚步声带着隐约的汽车轰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营地大门“咣”一声打开,像掀开了一只沉睡的铁盒。
     一队队披着雨披、肩背武器的士兵从军营内鱼贯而出,脚步踏得街道都在微震。
     街边的百姓们连忙退到路边,一边放下手里的扫帚与箩筐,一边愣在原地看着队伍从眼前如水流般穿过。
     “不是刚从义阳回来的吗?”
     有老者皱着眉头,盯着这些汗水与血迹还未褪尽的兵。
     “这才歇多久……你看那人,脸上都还贴着纱布。”有人小声惊叹。
     “是不是……鬼子又打来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喃喃开口,声音带着恐慌。
     还不等人回应,紧接着就是呜——呜——的发动机声响起。
     模范师的十余辆军用卡车陆续从营地后院驶出,满载着武装士兵和箱装弹药,
     尾部还拖着几门九二式步兵炮与一门刚上油的75山炮,车轮碾过积水,泥水溅了两边小摊的帆布满脸都是。
     整列车队没有多余停顿,笔直朝着北门方向驶去,留下的只有油烟味、军靴印和压抑的空气。
     众人的议论还未散开,远处街角传来宪兵的呼哨声——又一支青年军小队开始集结。
     一个卖糯米团子的老太太看着军队离去的方向咽了口唾沫,低声对身边人说:“好像不是东边?”
     街道安静了。
     百姓们不再多言,只是抬头望着北城门方向,心头咯噔了一下——滚滚浓烟未散,怕是又起事了。
     模范师第五、第六团接到豫东绥靖公署、模范师师部联合下发的命令后,
     部队在不到一刻钟内完成集结,从东北城两处军营出发,如两道黝黑的铁流,迅速地朝着郑城北郊推进。
     很快,模范师就穿过了商都城与郑城之间的大片平原,进入北面的黄河南岸地区,汤军四个团分散驻扎在此处。
     第六团抵达此处后立即分兵,前往各团实施武装监视,
     而第五团则是直接靠近了汤军155师师部驻地——北部旧学堂镇。
     第五团团长是原东北奉军军官陈冲,是奉军大佬王一哲的亲信,后来王一哲病亡前将陈冲和一众奉军子弟托付给了包国维。
     第五团相当部分官兵是原奉军出身,作战风格悍勇无比。
     在义阳战役中,他们曾昼夜与日军血战六天五夜,还被第五战区借调作战,立下了战功。
     此刻,陈冲骑在马背上,身披雨披,眼神如霜。
     他抬腕看了眼表,面无表情地朝着副营长沉声道:
     “一营二连,从东侧山坡穿插,占据制高点!”
     “带上两挺三五式通用机枪,登高布阵,盯死营区正后方,有一兵一卒敢逃——格杀勿论!”
     副营长立刻应声,挥手带着部队消失在树线里。
     陈冲又一偏头,冲着二营方向低喝:
     “二营走镇后,把那边的营地全给我封死了。先别废话,直接缴械。”
     他冷冷一笑:“谁还敢动手,先下手为强。”
     还未等对方反应,正路上已是整整齐齐步列推进。
     “一连、二连,跟我走正路。”
     军靴沉沉踏在积水未干的泥地,步枪下肩,刺刀已上。
     不多时,模范师第五团主力已快步逼近镇口。
     汤军显然没料到模范师的动作如此之快,更没想到他们居然直接动了真格。
     镇口的十几个哨兵刚刚探头,就被冲上来的模范师军士一把按倒,缴械压制,动作果断利落,不见一丝拖泥带水。
     有个哨兵当即要惊呼,随即被一枪托砸翻在地。
     旁边的一队早已快步奔上前方高地,草丛之中,35通机完成架设,对准了营地后门。
     第五团调集的九二式步兵炮也被稳稳推了上来。
     炮脚压入湿泥,炮管缓缓下调、平举,黑洞洞的炮口对准镇子。
     ……
     155师师部设在镇子最北边的一座祠堂旧址里,前殿改作军官会议室,后堂搭了几间临时营房,
     门口插着师旗,屋檐下吊着防空警报器。
     此刻,屋里烟气缭绕,老旧八仙桌上摊着几本册子,纸张翻卷,密密麻麻的字迹全是这几天摸查下来的材料。
     几名穿着笔挺的中高级军官围坐四周,神情不一。
     一个少校把茶盏往桌上一搁,朝身边人努努嘴:“你看这上头——包国维胆子实在是太大了!眼看就是豫东的土皇帝了!”
     话音未落,一道带着浙江武义味的嗓音插了进来,透着几分倨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土皇帝?他包国维就是个作死的!”
     说话的是姜怀敬,155师师长,汤系少将,身穿一件熨得死板的呢子军服,面皮泛黄、眼神精明。
     他话音一落,拿起桌上一份册子甩了甩:
     “这玩意儿要是递到渝城,他包国维还能活得安稳?哼,怕是连豫东一口汤都别想喝着了!”
     坐他右侧的参谋长是个见惯风浪的上校军官,此刻却压低声音,小心劝道:
     “师座,咱这次动静也不小,模范师那头儿可不是吃亏认栽的主,您看胡长官……都吃了个闷得屁。”
     姜怀敬冷笑一声,语气带着明显的南方腔调,舌音轻飘:
     “胡棕楠?呵,那是他自己不中用,包国维还能真把天捅个窟窿咋地?
     模范师这阵子在义阳那边跟鬼子杠了几个月,早都干成了爬子兵,现在回来了,身边那点人马,还能硬得过我们?”
     他眼神扫过众人,声音低了几分:
     “兄弟们,只要咱把这些东西递到渝城,包国维不死也得扒层皮——到时候模范师想不吐地盘,都由不得他!”
     他把烟头在铜制烟缸里摁灭,狞笑一声:
     “豫东这块肥地,终归得姓汤。”
     话音未落,院外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哒——哒——”脚步声,由远而近,像重锤落地般有节奏地砸在院墙之外。
     姜怀敬眉头一皱,“妈的,外面什么动静?”。
     不多时,门口传来了一阵颤抖的声音,“报告——有人闯进来了!!”
     “谁的人?”姜怀敬猛地起身。
     不等回答,又是一声金属撞击声从外面传来,
     “轰!”。
     紧接着就是什么东西倒地的声音。
     屋里众人齐齐变色,急忙起身快步走出门厅,
     只见祠堂院子外,一抹深墨色的军装正在阴云下铺展开来,密密麻麻的军靴踩过被撞破的大门涌入学堂里。
     祠堂附近传来一阵兵刃交接的声响,是第五团的士兵正在缴械一整支连队的汤家军士兵,他们在黑洞洞的枪口下威慑下,
     被揍得鼻青脸肿,没人敢吭声。
     进入

第332章 要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