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宁坐在靠近缠花亭的一处雅致轩室里。此处视野极佳,推开雕花长窗,便能望见亭畔几株晚绽的寒梅。
轩内陈设清雅,一张紫檀束腰摺台炕桌上,紫砂壶嘴正氤氲着茶香,旁边摆着几碟精巧点心。
她今日穿着那身浅松烟蹙金纻丝曲裾深衣,薄施红妆,眉眼因这暖阳和等待而显得格外舒展。
“娘娘,承义侯夫人已至宫门了。”
瑜珠步履轻快地进来禀报,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喜悦。她素知娘娘对这位娘家嫂嫂,虽非同胞,但因着娘家的纽带和高夫人本人那不算讨人厌的肆意,总存着几分天然的亲昵。
“嗯,引到这儿来吧。”
顾明宁微微颔首,仪态端方,语气温和却自有一股威仪。
瑜珠领命而去。
不多时,环佩轻响,承义侯夫人高怡的身影出现在轩室门口。
她今日打扮得颇为张扬,一身绛紫锦袍,发髻高耸,簪着点翠大钗,通身的气派倒是符合侯夫人的身份,只是眉宇间似乎习惯性地笼着一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愁绪。
“臣妇高怡,参见瑶夫人,夫人万福金安。”
高怡依着规矩,一丝不苟地行了大礼,声音里带着点长途跋涉后的微哑。
“嫂嫂快请起。”
顾明宁快步上前,亲手扶起高怡,动作亲昵自然,仿佛不是在宫闱深殿,而是在家中闲话一般。
“自家人,何须如此多礼。赐座,看茶。”
她目光在高怡脸上停留片刻,带着关切。
“瞧着嫂嫂气色尚可,只是这路上奔波辛苦。入冬以来,你那老咳疾可还犯得厉害?”
高怡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小心坐下,闻言立刻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出口,接过瑜珠奉上的热茶暖了暖手,叹道。
“谢夫人惦记着。唉,老毛病了,入了冬总有些压不住,断断续续地咳,吃着药呢,也未见大好。这京里的寒气,比咱们砀县可重多了,一路行来,骨头缝里都觉得凉飕飕的。”
她抱怨着天气,眉头习惯性地蹙起,随即又想起什么,看向顾明宁。
“倒是夫人,瞧着精神头极好。宫中事务繁杂,您可千万要保重凤体才是。”
“本宫省得。”
顾明宁爽朗一笑,驱散了些许高怡自带的阴霾。
“不过是些分内之事。侯爷身体如何?府里一切都还顺遂吧?”
“侯爷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操心的事儿多,看着清减了些。”
高怡提起丈夫,语气平淡,更像是汇报一件公事。
“府里……也就那样吧。下人们总有不尽心的,偌大个侯府,管起来劳心劳力,开销也大,入冬这炭火钱、添置冬衣的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
顾明宁耐心听着,适时地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并未打断她这些家常的牢骚。她知道高怡的性子,抱怨是常态,但并非真的过不下去。
果然,抱怨完琐事,高怡话锋一转,眼中那点愁绪被另一种光彩取代,声音也扬了起来。
“不过啊,夫人,臣妇那团糕和墨糕可真是愈发生得好了!团糕那身毛,白得跟刚下的雪似的,墨糕的眼睛黑亮黑亮的,可机灵了!”
提到心爱的猫咪,她整个人都鲜活起来,带着点小炫耀。
“您是不知道,前些日子,臣妇新琢磨了一道清炒麻菇,加了点新摘的嫩韭黄提鲜,那滋味儿,连侯爷都多吃了半碗饭!团糕闻着香味儿,在臣妇脚边转来转去,那小馋样儿,别提多逗了!”
“嫂嫂养的好,那两只小东西定然也是极通人性的。”
顾明宁被她这模样逗笑了,眉眼带着包容。
“看来嫂嫂这厨艺是越发精进,连猫儿都馋。清炒麻菇听着就清爽可口,你这本事,宫里御厨怕也比不上几分。”
高怡得了夸赞,脸上笑容更盛。
“夫人过奖了!不过是些家常小玩意儿。对了。”
她想起正事,示意随行的侍女。
“快把给夫人的礼单和东西呈上来。”
侍女恭敬地奉上礼单和几个精致的楠木食盒。
瑜珠上前接过礼单,展开略略一看,便低声禀报。
“夫人,侯府送来了砀县特产的霜柿饼、砀山酥梨,新收的贡米,还有侯夫人亲手做的几样小菜,其中便有那道清炒麻菇。另有一对给四公主殿下把玩的小玉兔。”
高怡补充道。
“那玉兔是侯爷特意寻来的,说给四殿下解闷儿。小菜是臣妇今早离府前现做的,装在青瓷罐里,用冰镇着,夫人尝尝鲜。”
“嫂嫂有心了,侯爷也费心了,年初侯府便差人送了年礼,如今嫂嫂又亲自过来。”
顾明宁笑容温煦,看着瑜珠将礼单仔细登记在册。
“婳儿那丫头定会喜欢。瑜珠,把前儿内务府新送来的那两匹湖蓝织金
第334章 轩内接待,侯府夫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