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清炖乳鸽汤、芙蓉鸡片、素炒三鲜、香油饼、蜜汁山药……每一道都避开了寒凉刺激,色泽温润,香气却勾不起闻素窈半分食欲。
腹中沉甸甸的份量时刻提醒着她的状态,也牵扯着心绪。
她幻想着玉颖已经吃好了,正乖巧地坐在一旁,捏着小胖手指细数盘子里剩下的香油饼瓣数。她数得认真,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母嫔。
母亲汪菁和两位姐姐,风尘仆仆地从昌邑赶来,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更多的是见到她的欣喜与担忧。
母亲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着家中酒坊的琐事,又细细询问她孕期反应、太医诊脉情况。大姐稳重些,说着些家长里短,二姐性子活泼些,试图讲些兖州城里的新鲜事逗她开心。
闻素窈端坐在主位的绣墩上,唇边噙着温婉得体的浅笑,时不时点头应和,偶尔轻声回应两句。她捻起玉箸,象征性地夹了一小片山药放入口中。
“秋兰,你脸色看着还是倦,得多吃些,身子要紧。”
母亲汪菁看着她几乎未动的碗碟,眼中满是心疼。
“娘放心,太医开的方子一直用着,只是这月份大了,容易倦怠,胃口自然差些。”
闻素窈柔声解释,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波澜。
她目光扫过母亲鬓角新添的白霜,心头微涩。父亲闻士在兖州任上兢兢业业,虽只是从七品的司功参军,却比从前更劳碌,母亲操持家务,还要忧心远在深宫的女儿。
这份千里迢迢的探望,是亲情的温暖,却也像一道无形的绳索,让她必须打起精神,维持着“端婕妤”应有的仪态。
席间,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她如今的位分和宫中的处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婕妤娘娘如今是正四品,又有龙胎在身,待小皇子或小公主落地,定能再晋贵嫔!”
二姐语气带着期待。
“大伯父虽调任益州,离得远了些,但到底是闻家的大树,总归能帮衬些的。”
闻素窈垂眸听着,嘴角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泛起一丝苦涩。她明白家中的好意和期望,可这宫中的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
闻家的显赫声势,于她这个偏支不受重视的女儿而言,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她能依仗的,不过是自己小心经营、依附皇后派系得来的一点安稳,以及柔夫人那温和却疏离的照拂。
这些话,她只能压在心底,化作唇边一丝更淡的笑意。
“宫中自有法度,晋位之事,全凭皇上与皇后娘娘恩典。大伯父远在益州,公务繁忙,不敢劳烦。”
一顿家宴,在看似温馨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
闻素窈只觉得心力交瘁,强撑的精神像绷紧的弦,快要断裂。她轻轻抚上高高隆起的腹部,眉宇间难掩疲惫。
“娘,姐姐们。”
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弱。
“太医嘱咐,午后需静养片刻,方能安胎。女儿先失陪了。姿衡,引母亲和姐姐们去偏厅用些茶点,好生歇息。”
母亲和姐姐们连忙应声,关切地让她快去休息。
姿蔼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她的手臂沉稳有力,给了闻素窈一点支撑。两人缓缓穿过侧门,回到内室。
喜欢。
第285章 喜脉忧心,兖州亲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