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0章 委婉谏言,册槿贵妃[2/2页]

延平宫史 与枫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她声音哽咽,怀中的孩子似有所感,扭了扭身子,发出细微的哼唧声。
     陆丹恂伸手接过婴孩,动作娴熟却小心。
     “朕拟名‘弘,取‘弘毅宽厚之意。”
     李夕静望着皇帝怀中那个小小的生命,忽然想起十七年前离家的那个清晨。
     桑干河畔雾气朦胧,她背着简陋的行囊,怀里揣着算命先生那句“可登凤凰台”的预言,带着浣英头也不回地踏上未知的旅途。
     如今,她距站在凤凰台上,仅两步之遥。
     八月中旬,寿春宫后殿畅音阁。
     刘言宜自那日听过徐络的筑声后便一病不起,她向来胆小,本就有心病,被那急弦一激,回去便发起了高热,折腾了几日才见好转。
     待她病愈后的第三日,秀儿抱着个油纸包小跑进了畅音阁,油纸边缘洇着金黄的油迹,散出一股焦香混着麦香的气息。
     “主子快看!兰台的刘大人差人送东西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言宜正在软榻上小憩,听得秀儿的声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秀儿轻手轻脚地走到榻前,将油纸包搁在榻边案几上,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露出里面十几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煎饼,薄如蝉翼,边缘微卷,还带着温热的温度。
     刘言宜闻着香味,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她撑着身子坐起来,揉了揉眼睛,看着案几上金灿灿的煎饼,唇角不禁上扬。
     “这是......葱油饼?”
     秀儿摇摇头。
     “大人说是泰安煎饼。”
     “泰安煎饼?”
     刘言宜忽然想起去年兄长书信里提过,兰台有位兖州籍的书令史,常带家乡煎饼来当午膳。
     秀儿忙点头道。
     “听送东西来的内侍说,这泰安煎饼可好吃了!登泰山的人们常拿它当口粮,是拿泰山杂粮煎制的,薄薄一层,烙得金黄酥脆,卷上鲜嫩的葱花和炒鸡蛋,再配上一碗浓浓的泰安豆花......”
     刘言宜听着她滔滔不绝的描述,不由失笑,伸手拿起一张煎饼,轻轻咬了一口,酥脆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薄薄的煎饼外皮煎得金黄酥脆,内里却柔软适中,一口咬下,满嘴都是葱花和鸡蛋的香气。
     秀儿见她吃得香甜,眼中满是笑意。
     “主子,泰安煎饼配泰安豆花才更好吃呢!”
     说着又转身去庑房端来一碗豆花。
     豆花白嫩细腻,上面撒着翠绿的香菜叶,点点香油点缀其间。
     刘言宜接过豆花,舀了一勺送入口中。豆花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豆香和卤水的鲜香。她又咬了一口煎饼,煎饼的酥脆与豆花的细腻在口中交织,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秀儿松了口气,笑道。
     “刘大人说,这煎饼是兰台那位兖州同僚特意做的,知道您病着,特地多加了些芝麻。”
     刘言宜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捏着煎饼边缘。
     兄长性子木讷,在兰台做书佐已是勉强,竟还能记得她病中挑食,托人为她换个口味……她心中一暖,却又泛起酸涩。
     正出神间,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守门的小宫女慌慌张张跑进来。
     “主子!椒房殿的素岚姑姑来了!”
     刘言宜手一抖,煎饼碎落在裙上。
     她匆忙拂去碎屑,整了整衣襟,并未立刻站起,而是故意地磨蹭着整理衣裙,缓步往外走。
     素岚已掀帘而入,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琼良媛安好。”
     她福了福身,目光在她案前的煎饼上停留一瞬,又很快移开。
     “皇后娘娘命奴婢来传话,说七殿下近日总念叨您,娘娘想着……您若身子爽利,便去椒房殿瞧瞧。”
     刘言宜怔住,指尖微微发颤。
     自端穆夫人难产去世,律儿被接到椒房殿抚养,皇后虽未明言禁止她探望,却也从未主动召见。今日突然松口……
     这般说辞,她也猜不透是真心还是做戏,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轻声道。
     “妾身这就去。”
    喜欢。
  

第200章 委婉谏言,册槿贵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