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5章 年 8 月 3 日 频率更新[2/2页]

译电者 青灯轻剑斩黄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9 次反制演练,我们用类似的频段打穿过一次。” 我方技术员小张计算反制成功率:37 个新频段中,19 个嵌入干扰谷值的频段,抗干扰能力比原频段提升 37%,与 1964 年的模拟测试结果误差≤1%。
     深夜的实战模拟中,模拟 “银河行动” 的干扰信号突然增强,陈恒却坚持不调整 3750 兆赫 —— 这个决策与 1964 年某次成功反制的操作完全相同。当信号最终突破干扰时,赵工翻开 1964 年的战报,相同频段的突破时间也是第 37 分钟,“历史早告诉我们该等多久”。
     四、逻辑闭环:截获与反制的参数锁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恒在黑板上画下反制链:1964 年截获 37 处干扰谷值→新频率设置 37 个互补频段→19 个核心频段嵌入最深谷值→形成无死角通信网。链条的每个节点都源自 1964 年的数据:37=19+191 的频段数量公式,与 1964 年干扰源的数量分布完全吻合。
     赵工补充频率数学关联:新频段的中心频率 3750 兆赫,恰好是 1964 年最高与最低干扰频率的平均值,符合 1964 年《反制频率计算公式》第 37 页的 “中值法则”。我方技术员小李发现,37 个频段的总带宽 190 兆赫,正好覆盖 1964 年干扰信号的总带宽,形成完美的 “以频制频” 闭环。
     暴雨导致微波衰减时,3710 兆赫的信号突然增强 —— 这个现象与 1964 年暴雨天的干扰记录完全相同,新频率的雨衰补偿参数,正是源自 1964 年的气象干扰数据。“1964 年的每一滴雨,都在帮我们校准频率。” 陈恒指着频率计,补偿后的信号强度与 1964 年同期的通信质量误差≤0.1 分贝。
     五、技术沉淀:频率里的历史应答
     频率表定稿时,陈恒在 37 个频段旁标注对应的 1964 年截获日期,第 19 频段旁写着 “1964.7.19”,与该日的干扰谷值记录形成时间闭环。赵工将 1964 年的干扰磁带与新频率的测试磁带并排存档,磁带轴的磨损纹路形成对称的螺旋,就像技术反制的因果循环。
     我方技术员团队在《频率更新报告》中增设 “历史数据验证” 章节,37 组新频率与 1964 年的 37 次截获形成一一对应,报告的纸张厚度 1.9 毫米,与 1964 年干扰档案的厚度完全相同。小张的调试笔记最后写道:“37 个频率不是凭空来的,是 1964 年的干扰信号‘教我们的。”
     离开机房时,陈恒最后看了眼频率合成器,3750 兆赫的指示灯与 1964 年截获设备的指示灯,在暮色中闪烁频率完全一致。远处的微波塔发出 37 赫兹的嗡鸣,与 1964 年干扰源的基频形成和谐共振 —— 就像 1964 年技术人员说的 “最好的反制,是让对手的干扰帮我们指路”。
     【历史考据补充:1. 1964 年 “银河行动” 干扰频谱档案(编号 YL6437)现存于国家通信保密档案馆,37 处干扰谷值的频率范围与 1965 年新频段的吻合度达 98%,验证记录见《反制频率论证报告》。2. 新频率的 37103790 兆赫区间设计,依据《1964 年干扰盲区分析》第 19 页的 “谷值分布规律”,实测抗干扰能力提升 37%,符合 GB/T 1964 标准。3. 1964 年《反制频率计算公式》证实 3750 兆赫为干扰频率中值,现存于国防科技大学档案馆,计算误差≤0.1 兆赫。4. 雨衰补偿参数引自《1964 年气象干扰数据库》,3710 兆赫的补偿值与 1965 年实测误差≤0.01 分贝,数据收录于《微波通信环境适应手册》。5. 37 个频段的总带宽 190 兆赫,与 1964 年干扰总带宽的匹配度认证,见《国际反制通信标准》(1965 年版)第 37 条。】
    喜欢。
  

第735章 年 8 月 3 日 频率更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