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0章 自我圈禁[1/2页]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司农张黎求见皇帝,既是为了“农户互助法”,也是为了借此把话题引到太子府,替太子说几句话。
     现在皇帝一步到位,直接提到了太子,张黎也不打算拐弯抹角。
     他抱拳躬身道:“启禀皇上,不知高侍郎是何意思?”
     拓跋焘道:“让他自己说。”
     高允仍然跪在地上,此刻抬头道:“谢皇上。微臣以为,太子是国家储君,是朝廷颜面。他担任朝廷首宰以来,居功至伟。”
     他稍顿了一下,见皇帝没有打断自己,便接着道:“太子品行端正、文武兼备。文,单说农户互助法,就令粮食总产大增;武,就看刚结束的漠南镇边,太子在那,柔然人就不敢犯境。……这样的太子,不该削权、受辱。”
     说完,高允再次叩下头去。似乎知道自己的话很重,做了承受雷霆怒火的准备。
     果然,拓跋焘脸色大变。
     他站起身,指着高允怒道:“广平公,你听听,这老东西狗嘴里吐出了什么?”
     张黎的爵位是广平郡公。
     张黎赶紧作揖道:“皇上息怒,请皇上息怒哇。高侍郎语态狂悖,用词欠妥,实属有罪。可微臣觉得,他对太子的评价,却也没有出格啊!”
     拓跋焘乜眼看着张黎道:“这么说,广平公今天来,也是来谏朕的?你们不会是约好了的吧?”
     张黎道:“请皇上明察。微臣并不知道高侍郎行踪。微臣今天来,是因最近收到几份材料,称‘农户互助法在许多地方停止执行了。微臣对此非常担忧。微臣认为那样会使粮食减产。还请皇上恢复太子的录尚书事职责,继续推动这项法令执行。”
     拓跋焘看着下面两位皓首白发的汉臣,话到嘴边的斥责没有出口。
     他退回龙椅边坐下,问张黎:“高允牵扯进崔浩案子里,是太子为他脱罪,他才保住一命。他今天来,朕能理解。广平公你呢?你得了太子什么好处?”
     张黎微微顿了一下,道:“太子对微臣没有私人间的好处。但太子提出的‘农户互助法,对微臣开展大司农本职工作大有帮助,这是天大的好处。”
     拓跋焘见张黎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不由得一阵无语。
     崔浩案子的后续反应,这段时间让拓跋焘有些警惕。
     所以,他此刻不想对两位汉族领衔大臣发火。
     于是拓跋焘道:“两位都是几朝老臣,又一把年纪了,朕也不想让两位难堪。”
     他回头喊道:“来人,扶两位大人起来,送他们出去,坐车回去吧。”
     立即有几位太监从暗处跑出来,上前搀扶两位大臣。
     张黎和高允心里都有点奇怪感觉。皇帝今天的行事风格与平常很是不同,温和得多。
     二人长期生活在胡人政权下,不说见风使舵,起码不是一根筋之人。
     他们原本也没打算死谏。
     二人久经江湖,善于捕捉见好就收时机,于是齐齐对皇帝拱手躬身行礼,在太监搀扶下离开。
     二人走后,拓跋焘依旧坐在那里,琢磨最近平城里的各种苗头。
     他要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障眼法;哪些是主线,哪些可以暂时不予理睬。
     灭佛对鲜卑贵族的影响,崔浩案子的后遗症,程天祚、鲁家三兄弟

第380章 自我圈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