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凝聚人心,以备战时[1/2页]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臣也是此想法。早在去年之时,臣已做出判断。若臣是那皇太极于此情景,定会选择南下!所以这针对袁督师的奏疏,应当是离间之计无疑,因为宁锦主帅不在,建奴就有了可乘之机。”
     张书缘想也没想就丢出了这番话。
     在历史上,袁崇焕人在边关防线驻扎,都没能阻挡住皇太极的兵行险招。若是眼下把袁崇焕给调回来,只怕那皇太极的胆子会更加的膨胀了。
     其实,眼下的袁崇焕是正在锦州城驻扎,收集动物皮肉和训练军队了。而对于建奴南下之想,他也早已是上过了奏疏,并十分留意关外动向了。
     没错,袁崇焕除了给朱由检上了那道“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的奏疏外,还曾在今年初春时上了一道“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只不过,那时的朝廷早已是做出了部署。
     而说实在的,这个时空的朱由检还没有前世的那般破防的被骗心态,更没有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计划有过太强的执念。
     他这之所以在掂量,主要是想他看看袁崇焕究竟有没有走私,有没有和建奴走到一起。
     没办法,眼下朝廷正在大稽走私,倘若他真涉及了这个问题,那自己到底要不要抓他?抓了之后的后果是什么?这都需要他来思考。
     在方才看完了这封奏疏后,他之所以迟迟没让人去请内阁,就是怕这事被众人拿来上秤。
     毕竟那贵为二品大员的三司大臣都被抓了,你这同为二品的封疆柱石要不要抓?
     “算了,袁督师之事先行搁置吧,至于建奴异动,朕命人时刻关注就好了。对于此事,朕不希望在朝中听闻。”
     说着,朱由检便就扫视了众人一眼,差点没把这几个老头子给看毛了。
     没办法,自己实在是不愿意拉袁崇焕回来受审,就只能是找个借口拖着。虽然是拖着了,但他同时又很希望建奴南下,以此来验证袁崇焕的立场。
     在原有的轨迹之中,袁崇焕也是被人检举与建奴勾结,但那个时空的朱由检却也是不愿意召他回京,而等己巳之变结束后,更是拖了近九个月的功夫,才决定了杀他。
     但不管是前世史中的袁崇焕,还是眼下的袁崇焕,都对于他朱由检来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前世史中的朱由检是拥有着“五年复辽”和“五年扶正大明”的美梦。
     而对这个时空的朱由检来说,袁崇焕很像是他正在打磨的一把利剑,他实在不愿这把剑就这么折了。
     在他的设想里,这把剑可以折,但最起码也要折在战场之上,有此才可告慰自家这数年来的投入!
     “臣等心中有数,请陛下放心。”
     听到皇帝这番话,韩爌等人便就知趣儿的点了点头。
     “陛下,这既然建奴有所动作,那我们还是要早作提防的好。”
     见朱由检不想在召回袁崇焕这个问题浪费时间,张书缘就便想拉着众人提前布局了。
     “嗯,有所防备是对的。李爱卿你来给大伙儿说说情况吧。”
     “是。”
     听到这话,李邦华便自信而起,对着众人就讲起了自己的安排。
     “诸位同僚,李某在这半年中与孙大人协调了一番,加强了密云、永平、大同、宣府等数地的兵防,而目前我北直隶地区兵员共有七万人之巨,眼下正在修筑城防。”
     “嗯,李阁员所办果断,若以此看来,若那建奴敢来,我朝势必会让其落个得身死的下场啊。”
     见李邦华做出了如此部署,韩爌等人便满意的笑了起来,而杨景辰的脸色反倒有些暗淡了,没办法谁让那袁崇焕是韩爌这个东林头头的人呢。
     “如此安排自是不错,不过诸位可曾想过,一旦建奴南下必定会带大量军士,如此兵将只怕容易让我京畿涉险呐。”
     听到李邦华爆出的人员数字,张书缘琢磨了一下便就起身反驳了。
     在他的记忆里,这己巳之变建奴可是投入了至少五万余人,其中兵员构成大多还是其主力部队,而除了兵力之外,对于大明的考验还有一道,那便是人心。
     因为眼下建奴的强盛早已是人尽皆知了,再加上那诸多醉心于名利场的胆小之徒,只怕是会有不少人望风而降。
     “那张阁的意思是兵将还不够?”
     李邦华好奇的看着张书缘,不但他是这样,就连知兵事的王永光也是这样。
     “对,要让我说,我朝保守估计得投入二十万人左右。而且,若我朝真有此难,我希望李大人能放建奴进来!”
     “为何?!”
     这句话道出,不单是近前的人懵了,就连一直在旁边候着的王之心也懵了。
     “因为,我想消灭建奴!”
     “消…消灭建奴?!”
     一听这话,众人是在心底里直呼佩服。关于消灭建奴,这个词儿也只是他们在做梦时梦到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何消灭不了呢?如今我朝已重点部署了北直隶一域,既然他敢动,那为何我等就不敢放他进来?”
     “张大人的意思是关门打狗?!”
     李邦华听出了这言语中的意思。
     “没错,就是不知诸位对张某这想法是如何见解的了。”
     说完这番话,在场的每个人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说实在的,某些时候这众人还是不想面对那关外女真的,因为这数年来的对弈,大明是输多赢少,简直都快被打怕了。
     “张阁员是年少力强,办事有章不错,可…可这风险会不会太高了?我等周知,那建奴野战军力强悍,倘若放进来冲击了京畿该怎么办?陛下的安危该怎么办?”
     思索了一息,众人便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诸位试想,若建奴南下所求是何?是攻占京畿偷天换日?还是闯入进来劫掠一番?当然那皇太极也是有能力的货,也不免他进来传播威名,为后续的战事做准备。”
     张书缘说的没错,历史中的皇太极在冲入蓟州镇后,就曾严格下令属下将军,严禁军士屠杀归顺军民,不得拆散百姓家庭,强占财务妇女破坏房屋、庙宇,而其对此的惩罚是赐予鞭刑!
     当然,他皇太极可不会打死自家人,而他之所以如此下令,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因贪婪延误了军机,还有拓展自己的名声威望。
     “若换我是那鞑子,那南下势必是以劫掠物资为重,毕竟塞外苦寒,辽东更是出了名儿的寒冷。”
     “李大人说的没错,所以我才在想这能否在内地歼灭之!当然,敌方战力强横,若无法歼灭,但伤其一二也是好的。这也能为我朝未来的反攻做下铺垫。”
     “嗯,张卿所言有理。诸位怎么看?”
     听张书缘说了这么多,朱由检也有些心动了。
     “陛下,话虽如此,可如此施为,那军中粮草、军饷俸银该如何给予?”
     “王二,去叫温尚书来。”
     见韩爌撇出了这个问题,朱由检就只得是去请温体仁了。
     很快,温体仁在一阵的小跑中进入了养心殿,在入殿之后,他便直接来个投地大礼,脑袋是重重的磕在了地板上。
     见他跑的如此急切,又是这般献殷勤,韩爌就不由的冷哼了一声,杨景辰更是微昂起了头来装作没看见。
     瞧见这群人是这样子,张书缘就感觉到有些好笑了。不过,正如老话说的好,乌鸦落在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臣温体仁参见

第166章 凝聚人心,以备战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