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府在王在晋的府上修息了一晚,次日他便就婉谢了王再晋的挽留招待,直言身上还有皇命无法久呆。
     过了宣府距离顺天府就近了很多。
     见快到京城了,张书缘等人便就归心似箭的跑了起来,不用在担心有人再攻击他们了。
     没错,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行是遇到了些小部落的攻击,好在他们观察团的三千护卫还在,所以倒也没出什么大事,至多是影响了些路程。
     等他们到了顺天府境内时,日子以来到了十月三十。
     还未到紫禁城北门,张书缘便就看到了朱由检的皇驾。
     看到了远处的人影,张书缘等人便就放慢了速度,调整好队伍,如同结婚车队一样,排排场场的就去面圣了。
     随着他们的到来,道路两旁的乐师旋即奏起了弦乐,大鼓、磬、笙、笛子、罗等乐器发出了恢弘悦耳的声音,听在众人的耳中是不禁就生出了一股恢弘感。
     “臣张书缘携观察团凯旋而归,幸得上天垂涎,臣等终有所获。”
     翻身下马,张书缘便带着一众勋贵走到近前参拜。
     “好好好,回来就好啊。朕日思夜想终于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来来饮下这杯酒,洗去战场污秽。”
     朱由检站在銮驾之上,笑呵呵的就按照礼仪办事。
     没办法,我华夏自古就是礼仪大邦,凡是大事情轻则问卜,重则祭天,就更别说这种迎接从战场归来的大臣了,那礼仪简直是繁琐到了极点。
     等完成这一切,时辰早已是到了下午的酉时。
     进了紫禁城,张书缘就感觉这腿也不是自己的了,那浑身就如同是要散架了一般。
     还好,朱由检心疼他,没有拉着他说正事,而是当着群臣的面宣布,明日朝会后,在英武殿举办宴席犒劳张书缘等人。
     回到家中,张书缘第一件事就是脱掉身上的长袍官服,然后便就去给干娘朱灿绮请安。
     当见到自己这“儿子”来请安时,朱灿绮差点就没哭出声来。
     在这近两个月里,她是日日焚香祷告,祈求菩萨保佑张书缘。
     见干娘有些绷不住,张书缘只好是出声安慰。
     他娘俩说了好一会儿话,朱灿绮才收回了哽咽。
     “黑了,也壮了。”
     “呵呵,娘,这看您说的,好像我之前很瘦似的。”
     “可不,半年前你那身子骨,就和吃不上饭似的,瘦的跟猴一样。”
     “……”
     娘俩是开了好一阵的玩笑,才结束了谈话。
     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吃过饭后,张书缘便就脑袋一沉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金銮殿。
     虽然是回来了,但回来了他就得上三点爬起来去上早朝。
     好在,今日的早朝众人也都知道皇帝高兴,没人敢生事触了皇帝的兴致。
     见无人启奏生事,张书缘只好便站了出来,将蒙古战场的事情讲述了一番,言语中是重点指出了张世泽等人的悍不畏死,身先士卒的英勇事迹。
     对此,朱由检显的很高兴,当庭就给张世泽等人赐了恩典,没继承父辈爵位的,当庭继承,继承了的则是赏赐了千匹绸缎和价值千两的古玩字画。
     这要问为什么不升他们的爵位,一是他们的功绩还不够,二是升爵要用粮,三是他朱由检不想乱花钱。
     而对于子孙的事迹,成国公等人则是神色不一,有高兴的,心疼的,满意的,甚至有些人当场就哭了,就差没去抱住自己儿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弄完了早朝之后,众人便就去往了英武殿吃宴。
     好一阵的应酬之后,张书缘是被众人灌了个酩酊大醉,而在席间,那东林、浙楚齐宣各党是纷纷进言为他请功,并且给他冠了许多的好词儿,什么文武双全啊、气宇轩昂、聪明伶俐,反正只要好听的词儿就往他身上套,搞的就好似他们几方之间不是政敌一般。
     而张书缘也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也怕自己被他们给搞飘了,当即就便谦虚的推辞,可谦虚推让了,还来的就是一杯接一杯的酒……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看到的却是雕龙画凤的金顶。
     “嘶…我这是在哪儿。”
     “小哥,你醒了啊。”
     听到他声音,朱由检便就放下笔墨,端起书案上的茶走了过来。
     “陛下?我怎么睡到你这了?”
     “啧。你忘了,你今日可是醉倒在了文渊阁值房门口。要不是有人发现,你啊就受冻吧!”
     朱由检呵呵笑着,那神情就仿佛是他张书缘前世是损友。
     “啊?我去值房了?我…我没说什么胡话吧?”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赶忙坐起来回想,可任凭他如何回想就是想不起来,只觉的脑袋是疼的一批。
     “行了,你应该没说什么胡话。至多是拉着侍卫跟人讲了什么战场厮杀,试图教会人怎么行军打仗……”
     看着他的囧样,朱由检是强忍笑意,眼珠子更是透出“没问题”的意思。
     “你,陛下,下午你这么不拦着我点啊,这要是我……”
     “诶,我还不了解你,你平时是大大咧咧的,可朕知道你心底有杆秤,哪怕是喝醉了也不会乱来。”
     朱由检说的没错,张书缘看似在他面前是无规无矩,但实际上他那谨小慎微的心思,早就是让朱由检一览无余了。
     就从他二人见的第二面那次跪地施礼起,就足以证明他张书缘的心一直是在提着的。
     见朱由检都这么说了,他张书缘还能怎么办,只求明日不要被群臣调笑了……
     聊了好一阵,张书缘才问起了他为何这么着急的催自己回来。
     见张书缘问起了正事。
     朱由检先是哈哈一笑,进而才开口“喊你回来是有四件事,一是风儿怀孕了,二是诸王进京了,三是这快入冬了你那产业还搞不搞,四是据两广总督王尊德上奏,说是有佛朗机人要进京与我朝谈生意。”
     一听这话,张书缘旋即就为他高兴了起来,因为这四件事里有三件是让他大明复兴的好事。
     先不说与葡萄牙人的生意,单就是后继有人这一条,就对大明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反应。
     因为,皇帝有了子嗣会造成政治上的稳定,不用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而且还能借此来向天下宣告,大明不是被上天给抛弃了,天象异变跟皇家没关系。
     其实,眼下民间是有很多朱家皇帝的流言蜚语,而那意思大多是在说,天象异变是跟朱由检上几代的皇帝有关,尤其是重点夸奖嘉靖帝。
     而这流言都是百姓们私下偷偷说的,明面上也能听到些风声,只不过大家都装作是聋子罢了,一来是有文官群贤想洗脑朱由检的因素,二来此事会触怒皇帝,所以没人会傻到去戳透这件事……
    喜欢。
  

第92章 崇祯的喜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