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朱徽媞出宫游历[2/2页]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亲近,但这并不代表他朱由检不能在正事上对他发脾气。
     “哼,朕再给你半个月时间,要是再拿不到实证,你就去东厂当差吧。”
     “皇爷……”
     王承恩瞬间就跪了下来,语气中都带有了哽咽。
     也是,这位大太监目前还没经历很多事,职位也并没到后来那般做到司礼监秉笔。
     “诶,陛下别这么说,王大伴也是半路出家,这半年来能查到些端倪已经是不错了。”
     见朱由检说出了如此狠的话,张书缘便就站出来给王承恩解困。
     “小哥,这不是朕发脾气,而是…你看看他这都大半年了,居然连一个人的实证都拿不到,你这叫朕如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群丘八乱来?”
     没办法,搞朝局是需要规则的,若是没有规则那这朝中的所有人都就可以称王做祖了。
     “诶陛下,你不能这么急躁,眼下情况一片大好,就算让他们在折腾几日又有何妨?况且这不是都有了眉目了吗。我相信,只要王大伴再努力努力一定可以抓到那群人的把柄的!”
     张书缘是无奈的开口,言语中很是对他朱由检的性格感到担忧。
     “行吧,这也就是你。大伴还不谢谢小哥。”
     “奴婢多谢张司。”
     “诶,都是自己人免了这套吧。”
     摇了摇头,张书缘就摆了摆手。
     又闲谈了一会儿,张书缘便就汇报起了北方诸省的官员政绩了。
     好在由于秦王案发,以至于北方各地的官员是十分怕朱由检砍了他们,所以这群人的政绩倒也能看的过去。
     汇报完了工作,张书缘便就离开了皇宫……
     时间是徐徐向前,让人流连忘返。
     随着时间来到了九月十五,整个京畿就变的是十分热闹了,各种文人雅士是穿行在大街小巷,街边摆摊的商铺也有了很多了。
     结束了今日的早朝,手中也没什么事儿做事,张书缘便就起了视察京畿的心思了。
     可还没等他换好常服出门,就听到了明志的呼喊声。
     听到他这狼嚎,张书缘就是一懵心说是出啥事儿了。
     推开房门,只见明志是疾跑着,就仿佛他身后是有猛虎一般。
     “怎么了?明志这我可得说你,再怎么说你也是宫里出身的人啊。”
     见他跑成这样,张书缘便就没什么好气,当即便就说教了起来。
     “王…王爷,公…公主来了!”
     这说实话跟了张书缘这么久了,明志是怎么也没改了王爷的称呼,见他改不了这口语,张书缘也就随着他这么喊了。
     “公主?”
     一听这话,张书缘脑子就嗡了一下,赶忙带着明志去见这位小姑奶奶。
     “臣张书缘拜见公主千岁!”
     来到自家门前,张书缘赶忙的跪下施礼,可他还没跪下就被朱徽媞给扶住了。
     “张哥哥快起来,这是干嘛啊。”
     “呃…公主,您…您怎么出来了,陛下他知道吗?”
     “知道啊,是皇帝哥哥让我来找你的。”
     朱徽媞是得意洋洋的开口,完全就是一副未见世面的小女生模样。
     “啊!不是…你就这么出宫了?”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无语了,心说你朱由检就这么大心?让你妹妹只带了几个侍女就敢乱跑?
     其实,朱徽媞的身后是只有四位侍女不假,但可是,在她的方圆千丈之内是零零散散隐藏着上百位的禁军!
     “是啊,不这么出宫,那还要怎么出宫?诶,张哥哥你这是要去哪儿?能带我去吗?”
     见张书缘穿着是布衣,朱徽媞便就知道他是要出门了。
     “臣不去哪儿,就是在京师里转转。不过公主殿下臣劝你还是回去吧,这外面真没有什么好的!”
     “切,你说不好就不好?哼,张书缘听旨!”
     见他不愿意带自己玩,朱徽媞小鼻子一抽便就宣起了旨来。
     “圣躬安!”
     没辙,这站在府外他也没办法不下跪了,只能是按照旁人的规矩来接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朕安,着内阁司员、吏部左侍郎、格物司卿张书缘,即刻陪伴乐安公主游历京畿增长见闻,钦此!”
     “臣张书缘接旨!”
     起身看了眼傲娇的朱徽媞,张书缘便就感到了一阵头痛,同时心里就吐槽朱由检,可真是给自己找个好事儿……
     “公主殿下,不知您想去哪儿?”
     没办法,见这位是铁了心的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张书缘只好是硬着头皮带她玩了。
     “去哪儿都行,只要跟宫里不一样就好。”
     想了想,朱徽媞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看看。
     “行吧,那…那就随我去琉璃厂看看?”
     这由于张书缘没怎么谈过恋爱,所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讨女孩欢心较好,而此时的顺天府(北京)只有一个热闹的地方,那就是琉璃厂。
     这琉璃厂自朱棣将京畿搬到北京以后,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发展了起来,每到科举之时无数的文人子弟都会聚在此。
     而他们之所以会跑到琉璃厂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这琉璃厂附近的东西实在是太杂了什么都有,不但有古玩字画、文房四宝,更有许多商户在售卖古往今来的各种图书资料。
     所以这群文人便就慢慢的习惯了在这琉璃厂内淘宝了。
     “琉璃厂!你要带我去琉璃厂?是真的?!”
     这个名字,朱徽媞是听说过,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去看过,所以她瞬间就振奋了起来。
     在诸多的传闻之中,朝堂里的许多大臣都是在琉璃厂发的迹(买到的资料,从而考上了科举),而且那琉璃厂可是聚集了天底下最多的文人,所以但凡是个明朝女子都很想去那琉璃厂逛逛,说不定就能遇到位才子佳人,从而收获一段美好的爱情……
    喜欢。
  

第69章 朱徽媞出宫游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