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袁梁也开口询问道:“秦使,你说的历史我明白。但我不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想听听,你能讲讲吗?”
     王攀听后直接回答:“可以。”王攀也能理解,历史这个词不光是现代使用,其实古人也会使用。但是唐之后的事情这个袁梁是肯定不知道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是在这里面居住,那能学个鬼的历史。
     就算这里有些资料或者书籍,也都是唐之前的。断代之后他们和外面早就切断了联系,什么都不可能知道,此时开口询问也是可以理解。高强的问话可以不说,但是这袁梁开口询问,那就有必要解释一番了,毕竟之后还要袁梁协助调查小岛的位置。
     不过王攀还是让刚才汇报的人类灵体先把村落检查一遍,确认安全就安排巡逻队,之后他会去看尸体,最后再决定如何是好。毕竟现在还不知道这里面积究竟有多大,还有就是这个虚度空间又是做什么用的,里面藏了什么,只要把袁梁给说服了,那就可以知道想要知道的一切。
     “黄巢,出生在盐商家庭,不过是贩卖私盐。放在现在属于走私,不过这也说明了他有一定的家庭根基,家庭也是比较富裕,而且不怕违法。黄巢从小就比较善于骑射,文才不俗,但多次参与科举考试想要考个功名,洗白家族,可总是名落孙山,五十岁了还不能考到功名。”
     最后一次科举,黄巢发现他落榜的实际原因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因为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而科举所考中的人都是这些名门望族的人。
     而黄巢虽然家底颇丰,但终归是个做私盐生意的,上不得台面,也只不过是古人口中的贱商。所以他想要靠科举洗白的想法彻底放弃,他对这些名门望族更是痛恨至极。
     乾符二年(875年),由于朝廷赋税沉重,加上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同年,黄巢在家乡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揭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起义初期,黄巢与王仙芝联合作战,在中原地区活动。当时由于唐末的国力不足,所以也给朝廷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而朝廷也不想耗费本就薄弱的国力进行武力镇压,所以采用了招安政策。
     当时的王仙芝很是动摇,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但黄巢对于朝廷和当时控制朝廷的名门世族很是抵触,所以坚决表示反对,之后与王仙芝也分道扬镳。
     王仙芝失去了黄巢这个强有力的盟友,很快就被朝廷派兵镇压,王仙芝战死。王仙芝的余部大多数都归附了黄巢,而黄巢也被推崇为“冲天大将军”或“黄王”。
     唇亡齿寒,在失去了王仙芝之后,黄巢也需要独自面对朝廷的重兵。当时朝廷派了重兵围剿中原,而黄巢也是采取恶劣避实击虚,流动作战的战略。可以说是当时的游击战。
    喜欢。
  

第178章 黄巢的功与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