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雀、玄武四灵常见于碑额。碑身是分层浮雕当时的重要事件,现在看应该是某个历史重点。碑座则是由龟趺,其实这个龟趺就是赑屃的前身,多为海浪纹,表现出负重的感觉。
     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和佛教有了更多的融合,显现出多元化的风格。而且神兽的造型也已经有了唐代的雏形,盛唐的神兽可以说是根据这个时期进行了升级。
     唐朝则是充分的展现了一种皇家威仪和写实记忆,而且也不是用某种四灵为碑额。动不动就是几条龙交盘在一起,一般为68条,碑侧为龙身和云纹,碑座则是赑屃定型。这个可以参考的则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八龙缠绕,静中寓动。
     现在知道石碑的特色,就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好像有些石碑是错代出现的,例如第四块石碑文字对应的朝代和碑身对应的朝代差了一代,文字和石碑出现了错代。
     最后一块无字碑,则是典型的唐碑,甚至可以说和武则天的无字碑很是相似。
     “这块不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吧?”孔莹在一旁问道。
     那个懂的这方面知识的研究员当即就摇头表示肯定不是,解释道:“大小就完全不同,只能说风格十分相似。但是如果用这种碑身,肯定也是皇家所为,普通老百姓敢用这种装饰,或者说敢立碑,那很可能是灭九族的罪过。而且碑身上目前看并不是无字,只不过并不是武则天派人雕刻的。”
     无字碑目前有四个时期的人进行过雕刻,最早的雕刻出现在金代。由当时的某女真贵族刻画,用的则是契丹文,主要雕刻了记功铭文。再者就是元明时期的文人骚客雕刻,多是诗词感怀,和现在游客书写某某到此一游相似。
     只不过这些文人骚客要比现在的游客多了几分墨水,清代的地方官吏也加了一些文字信息。但主要是记录了修缮记录,并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最后就是近现代,某些学者在上面刻了一些历史评价。其实这种是最扯犊子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评断,每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根本没必要一家断言。所以这些近现代的可以说是最扯犊子的存在。
     王攀听了研究员的话,脑中精光一闪。打断道:“对啊!既然无字碑可以后代人加刻,那有没有可能这些碑文也是后世镌刻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镌刻在其他碑上,而是有新碑身供他们使用的。”
     “什么意思?”孔莹不解道。
     但是一旁的研究员仿佛已经明白了,认真思考着王攀口中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攀微微一笑道:“我也不确定对不对,但是刚才听你们是无字碑,我就灵机一动。你们看这第一块和第二块,有没有可能当时雕刻第一块碑的人留下了两座碑,一个是刻有文字的。一个则是无字的。等到了下一波人来,他把无字碑进行了雕刻,但是也同样留下了一座空白碑,依此类推,所以第十块目前还是无字碑。”
    喜欢。
  

第145章 无字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