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收拾着桌上的信件,一边回应道。
     星耀推门而入,先是恭敬地俯身行礼,而后神色认真地禀报道。
     “唐姑娘昨日被陛下册封为郡主。
     今日唐姑娘带领着八名京城的郎中在城门口开展义诊。”
     “哎呀呀,这个丫头可真是不错!”
     祁长生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伸手摸了摸下巴,赞不绝口。
     “做的都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心地善良,连收的丫鬟都各有本事,手艺真不错。”
     叶凛萧闻言,微微一怔,心里暗自思忖:义诊?这丫头行事还真是出乎人意料。
     随即,他神色一正,看向星耀,问道。
     “那几个郎中的底细可都调查清楚了?他们是心甘情愿参加义诊的吗?”
     “回禀主子,属下已经仔细打听过了。”
     星耀赶忙将自己所掌握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哎呦呦,怎么还扯到老夫身上了?
     药方,什么药方啊,老夫可没有。”
     祁长生一听,连忙摆手否认,他最烦这些琐碎的事情。
     叶凛萧看着还对着镜子顾影自怜的祁长生,冷冷地抛出一句。
     “唐姑娘手里的药方,似乎也不比你少。”
     “那倒是哈!哈哈哈!”
     祁长生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咧嘴大笑起来。
     “老夫这就去凑凑热闹,看看他们的医术到底如何。
     哎,换了这张年轻的脸,可真是有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没人能认出我来。”
     说罢,也不管屋内其他人作何反应。
     就像个顽童似的,站起身来,兴冲冲地朝着门外跑去。
     “主子,唐姑娘怎么就成了郡主了?”星澜一脸好奇。
     星耀看了一眼叶凛萧,见自己家主子在想心事。
     就把这几天京城里发生的事情给星澜说了一遍。
     叶凛萧坐在书房中,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显然正沉浸在对唐婉清被册封郡主一事的思索之中。
     他心中暗自分析,皇上这步棋不可谓不精妙。
     利用唐婉清这一契机,成功促使京城里其他府邸纷纷自愿施粥。
     想来皇上早有筹谋,除夕宫宴之时,各个附属小国都会进京朝拜。
     届时,城中若有冻死饿死的百姓,必定有损大炎朝的威严。
     而如今有这些府邸参与施粥,便能确保城中百姓安稳度过寒冬。
     如此一来,附属国使者踏入京城。
     映入眼帘的将是一幅国泰民安、物阜民丰的盛景。
     这番繁荣景象,无疑会让附属国见识到大炎朝的强大国力与昌盛气象。
     使他们心生敬畏,从而稳固大炎朝在诸国中的地位。
     只要对唐婉清没什么坏处,叶凛萧也很赞同皇上走的这步棋。
     城门口主街道上,一队御林军步伐整齐、气势威严地簇拥而来。
     他们身着鲜亮的铠甲,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迅速立起一块巨大的石头。
     这消息就像一阵疾风,瞬间在京城里炸开了锅。
     百姓们如同潮水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
     当人们仰头看到“乐善铭”三个苍劲有力、御笔亲题的大字时,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瞧瞧,谁说跟风施粥没用?这石头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扯着嗓子喊道,眼中满是羡慕。
     就在这时,安顺迈着小碎步,从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上缓缓走下。
     他神色倨傲,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随后轻轻摆了摆手,示意身旁的御林军张贴告示。
     告示刚一贴出,识字的百姓们便迫不及待地挤上前去。
     其中一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看完后就高声惊呼道。
     “哎呦,不得了啦!这‘乐善铭上刻着的十几家,可真是走大运了!
     皇上特恩准他们除夕宫宴时,带上庶子庶女一同参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啊!自己家小姐终于有机会进宫了。”
     一位老妇人激动得双手合十,连连感叹,说完就一溜小跑往府里跑。
     “李府这下可赚大了!他家嫡子不成器。
     可庶子庶女各个聪明伶俐,这不,机会来了!”
     一个年轻人满脸羡慕,忍不住咋舌。
     “唉,早知道这样,我们府今天也去摆个粥铺了,真是失算呐!”
     人群中,有人懊悔地拍着大腿,满脸后悔。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高涨,一时间,城门口热闹非凡。
     翡翠街的沈宅里,安静的可怕。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安静。
     “夫人,夫人大喜事啊!”
     二丫手里拎着点心,脚步匆匆。
     像一阵风似的冲进柳如眉的院子,人还未到,声音就先传了进来。
     柳如眉正半躺在榻上,额头上敷着一块凉毛巾,面色略显苍白。
     听到这咋呼的声音,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恹恹地训斥道。
     “一天天就不能稳重点,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到底什么喜事?”
     二丫顾不上喘口气,满脸通红,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连珠炮似的把城门口立大石头的事儿说了一遍。
     说到激动处,她还手舞足蹈起来。
     “夫人,您是不知道,那块石头上刻着‘乐善铭,是皇上御笔亲题的!
     上面刻了设粥棚的人家,奴婢看的清清楚楚,咱们沈府也在里头呢!”
     紧接着,她特意加重强调了一点,“既然皇上准许庶女参加除夕宫宴。
     那老爷岂不是能带着小姐去皇宫啦!
     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咱们小姐生得那么漂亮。
     天天在府里藏着掖着,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
     这次去了皇宫,说不定就能被贵人瞧上,往后的日子可就不一样了!”
     柳如眉听着二丫的话,原本恹恹的神情瞬间消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唰”地一下,她从榻上坐起身来。
     上次去唐府,亲眼瞧见老爷的嫡女,姿色一般。
     和自家月儿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兴儿如今已然没了指望,可要是月儿能入宫,往后自己后半辈子就有了依靠。
     想到这儿,柳如眉脸上笑意愈发明显,对着二丫说道。
     “对对,二丫,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
    喜欢。
  

第17章 乐善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