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么有个性吗?
     放着满朝正当年,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武德充沛的文武百官不用。
     非得巴巴地去高阳把这个过气的孙老头,给请过来。
     皇帝陛下,您知道您这样做,有多么伤俺们这些忠臣的心吗?
     这些文臣心底都泛起酸酸的味道。
     都是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寒窗苦读,科考登榜的进士。
     都是天子的门生,怎么做官的差距这么大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
     远处德胜门里头,白云观旁边一个不知名的茶楼内。
     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在二楼的雅间里,慢悠悠喝茶。
     此处是旅蒙晋商范家的一处产业,当家家主范永斗联合其余旅蒙晋商七家。
     在京成立了介休会馆,专门互通有无,互相扶助,拆借款项,收集消息,随时关注明廷的最新动向,方便自己的商业调整。
     这样的商业性质的会馆,在大明其实并不犯官府的忌讳。
     其他地域的晋商在京师都有自己的会馆。
     比如山西平遥颜料商成立的颜料会馆,山西临汾、襄陵两县油盐、粮商成立的临襄会馆,山西潞安州铜铁锡诸帮商人建立的潞安会馆等等。
     晋商在外团结,互帮互助,互相壮大,渐渐成了大明首屈一指的商帮,而且比徽商淮商更有活力,更多样化。
     京师有七成以上的钱庄,也都是晋商在经营。
     大冷天,外面寒风刺骨。雅间里,中年文士坐在炕头上,斜靠在靠枕上。
     折扇摇个不停,也不知是冷是热。
     他时不时点头晃脑,手上还不停打着节拍。
     很明显,外面大堂里,戏班子唱的戏很对中年文士的胃口。
     雅间布置得甚是典雅,窗明几净,壁间字画名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炕上笑桌上,摆放的是紫砂壶和几个茶杯,一个小厮正在炕下殷勤伺候,时不时续个茶水,捶腿捏脚。
     正在文士听得悠然神往的时候。
     外面戏班子唱的《空城计》的片段,也最符合一个文人指点江山的心境,可谓挠到了痒处。
     突然砰的一声,厚厚的门帘被掀开,一股寒风夹杂着一个壮汉闯将了进来。
     “掌柜的,有信了!
     那大官走德胜门……”
     壮汉说到这里,才看到有范家的小厮在旁边,赶紧住了嘴巴。
     文士不动声色,轻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以目视小厮。
     小厮乖觉退下,临走还关紧了门窗。
     等雅间内封闭到,听不到外面唱戏的声音时,文士这才开口道。
     “老苏,说你几次了,在京师这里要沉得住气。
     这里不是咱们的大金国盛京,万事都要小心。”
     “俺不叫老苏,叫俺苏尔赫。”壮汉一看没了外人,也就不再矫情。
     直接摘掉了帽子,解开贴在头皮上的发套。
     露出了泛着青光的头皮。
     没想到此人竟是个剃了秃瓢的和尚。
     嗯,也不对,脑后留着一个钱口大小的鼠尾辫,这是金国女真人特有的发型。
     俗称金钱鼠尾辫。
     要是明朝的边军得了这样一颗首级,赏银百两,官升一级。
     大汉苏尔赫是把辫子盘在头顶,又箍上了头套,戴上帽子。
     他在外面呆了半天,头皮早就刺挠得不行。
    喜欢。
  

第83章 建奴探子初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