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西凉大地苍茫辽阔。程昱一行十余人,风尘仆仆地抵达金城。城门前,西凉铁骑列阵而立,刀枪寒光闪烁,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来者何人?”守城校尉冷声喝问。
程昱翻身下马,拱手道:“并州使者程昱,奉吴州牧之命,特来拜会董将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校尉打量片刻,挥手放行。入城后,街道两侧皆是披甲执锐的西凉兵,目光如刀,似在审视这群外来之客。程昱神色自若,心中却暗自警惕——董卓的地盘,果然不是善地。
当夜,董卓麾下谋士李肃设宴招待程昱。酒席间,西凉诸将列坐,气氛看似热络,实则暗藏机锋。
“程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李肃举杯微笑,眼中却无笑意。
程昱淡然一笑,道:“西凉与并州虽相隔千里,却同受胡患侵扰。吴并州有意与董将军联手,共剿边境匪寇,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
李肃眯了眯眼,故作沉吟:“哦?并州军强马壮,何需我西凉相助?”
程昱早料到对方会试探,便道:“西凉铁骑天下闻名,若能借力,事半功倍。况且,胡人狡诈,若我等各自为战,反倒被其各个击破。”
李肃未置可否,只是笑道:“此事重大,需董将军定夺。不过——”他话锋一转,“听闻并州近来兵甲精良,不知可否让我等开开眼界?”
程昱心知对方意在试探并州实力,便从随从手中取出一把新式马刀,递了过去。李肃接过,抽刀出鞘,寒光凛冽,刀身纹路如流水,锋利异常。
西凉诸将见状,皆露惊色。李肃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笑道:“好刀!不知并州可愿以此物交易?”
程昱微微一笑:“若两家合作,区区兵甲,自当共享。”
次日,董卓亲自接见程昱。这位西凉霸主高坐堂上,虎目如炬,气势逼人。
“程昱?听闻你是吴笛麾下智囊,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董卓嗓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程昱不卑不亢,拱手道:“董将军威震西凉,程某仰慕已久。今日前来,正是为两家共谋大业。”
董卓大笑:“好!爽快!不过——”他目光一冷,“我西凉儿郎,从不白替人卖命。吴笛想让我出兵,总得拿出诚意。”
程昱早有准备,缓缓道:“并州愿提供精铁、铠甲、马具,助西凉军更添战力。而西凉只需出兵剿灭边境流寇,使胡人不敢南下。事成之后,所得战马、财货,两家均分。”
董卓沉吟片刻,看向李儒(注:此处应为李儒,而非李肃,因董卓首席谋士为李儒)。李儒微微点头,示意可行。
董卓咧嘴一笑:“好!不过,我要再加一条——若日后并州与公孙瓒联手对付乌桓、鲜卑,我西凉军可不出兵,但并州不得干涉我西凉对羌胡的征讨。”
程昱心念电转——董卓这是要趁并州与幽州联手时,独吞西凉周边的利益。但眼下,合作才是关键。于是他点头道:“可。”
三日后,双方在金城签订盟约:
1. 并州提供军械物资,助西凉军提升战力;
2. 西凉出兵剿匪,确保边境安宁;
3. 战利品均分,互不干涉对方后续军事行动。
临行前,李儒私下对程昱道:“程先生深谋远虑,李某佩服。不过,董将军性情刚烈,还望并州莫要失信。”
程昱淡然一笑:“李大人放心,吴刺史向来重诺。”
离开金城后,程昱立即飞鸽传书,向吴笛汇报谈判结果。信中写道:
“董卓已允诺合作,西凉军不日将出兵剿匪。我军可放心与公孙瓒合击乌桓、鲜卑。然董卓野心勃勃,日后或成隐患,需早作防备。”
与此同时,金城内,董卓对李儒笑道:“吴笛小儿,以为几件兵甲就能让我替他卖命?待他北上与胡人厮杀时,西凉正好吞并陇右羌胡,壮大实力!”
李儒点头:“主公高明。”
并州,吴笛收到程昱密信,展颜一笑:“好!程昱不负所托!”
戏志才在一旁道:“如此一来,我军可全力对付乌桓、鲜卑,不必再担忧西凉袭扰。”
吴笛目光深邃:“不过,董卓此人不可不防。传令下去,加强西线防御,同时加快与公孙瓒的联军部署。”
至此,并州、西凉、幽州三方势力达成微妙平衡。
——程昱的西凉之行,为吴笛扫清了后顾之忧,天下大势,即将迎来新的变局!
喜欢。
第二十三章 三州联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