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着点。”
说罢,吴笛转身面向李岩,拱手施礼道:“李岩啊,你斩杀了官员和官差,带领百姓造反,这固然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些更长远的问题呢?比如说,现在的粮食能够支撑这些百姓吃多久?一旦粮食耗尽,又该如何是好呢?还有那些遭受灾荒的百姓前来投靠,你又该如何安置他们呢?如果这场灾难持续十几二十年,你又该如何应对呢?此外,官府得知你造反的消息后,必然会派兵前来围剿,到那时你又该如何抵挡呢?更糟糕的是,如果有野心家看到你造反,反而要求你加入他们,让百姓去送死,你又该如何抉择呢?要是你打不过那些野心家,他们逼迫你并入他们的势力,你又该怎么办呢?”
李岩被吴笛问得满头大汗,他心里清楚,自己之所以会带领百姓造反,完全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和血气方刚。然而,当吴笛问起他们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时,他却突然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回答。
就在李岩感到有些尴尬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连忙说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为我等百姓指点一条生路吧。”
吴笛微微一笑,说道:“杞县地处平原,一般来说,这里并不具备太多的军事价值。”
李岩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一般情况下确实如此,但肯定也有不一般的地方吧。”
吴笛对李岩的反应表示赞赏,他看了李岩一眼,接着说道:“我们可以通过修建高墙深壕来加固杞县城墙,从而稳固自己的防线。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动百姓深挖地道。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找到地下暗河用于灌溉粮田,还可以将地道作为藏兵之所,进可攻,退可守。”
李岩听了吴笛的建议,心中稍感宽慰,但他还是有些担忧地问道:“只是不知道要挖多深才能挖出地下水来呢?”
吴笛解释道:“如果只是单纯地逃荒,这些问题确实无需考虑。但如果想要让百姓在灾荒年里活下去,那就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在杞县挖掘地下通道,直到挖出水源为止。”
李岩看了期待的望着自己百姓们的眼神,下决心一拍大腿道:“干了,就照先生说的干。”
李岩立刻调动百姓道:“先生的话大家都听清楚了大家唯有齐心协力,先将杞县城墙加高加宽加固才能保证我们不会被别人吃得只剩下骨头。”
李岩道:“全县老少都有,现在都去修杞县城每人管一顿中午饭。”
吴笛道:“可以再加一顿晚饭,我手里还有些粮食够百姓们挖出水来种出粮食来的时间。”
李岩道:“先生真是菩萨在世,不知先生贵姓我等杞县百姓当铭记于心。”
吴笛道:“我吴单名一个笛字,这是我的伙伙人朱老板。你后要什么物资和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找他。”
喜欢。
第十八章 杞县民变[2/2页]